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刊正姓氏

刊正姓氏

唐初,士族地主分山东、江左、关陇和代北四大集团。江左、代北士族,唐代已经没落。而以崔、卢、李、郑为首的山东士族虽遭到隋末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但根深蒂固,尚有一定势力。李世民家族出身关陇,不能容忍山东士族势力的强大。为加强皇权,太宗李世民下令高士廉、岑文本、令狐德棻等刊正姓氏。于是遍搜天下谱牒,考其真伪,忠贤褒进,悖逆贬黜,撰成《氏族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书成,共一百卷,上呈太宗。《氏族志》仍以山东士族崔民干为第一等,太宗看后大为不满,令高士廉等以当时官爵高下为依据重修。新修《氏族志》以皇族为首,外戚居二,崔氏降为三等,凡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分为九等。唐代新贵与没落士族混于一书,颁行天下。高宗时,宰相李义府出身寒门, 《氏族志》未录其家,李义府遂联合许敬宗,以《氏族志》不叙武后家族为由,请求修改。显庆四年(公元659年)九月,高宗下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命礼部郎中孔志约等比类升降,以武后族为第一等,其余皆以官品高下为准,凡九等。因之,凡得五品官者,皆升入士流,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收入录,高宗亲自作序。共二百四十五姓,二百八十七家。《姓氏录》的编修进一步抑低了旧士族的地位。

猜你喜欢

  • 邓茂七起义

    明代中期福建农民起义。邓茂七,原名邓云,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人,佃农出身,因杀死地主,逃往福建沙县,改名茂七。正统十三年(1448年)四月,他领导农民开展斗争,反对给地主送租到门,拒绝缴纳“冬牲”。

  • 关东军

    关东军阀组织的讨伐董卓的军队。董卓独揽朝政,激起官僚、贵族的不满,袁绍奔河北,董卓杀其在洛阳、长安的亲属五十多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发展起来的关东军阀,为扩充个人势力,便以讨伐董卓,为袁家报仇之名,纷纷

  • 内务府

    清代特设专管宫廷事务、照料皇帝生活的机构。长官称包衣昂邦或总管大臣,由满族贵族王公大臣担任。太监也归内务府管辖,以防范太监窃权乱政。太监是终身职,而内务府是流官,有升迁。因其任职时间不长,且与主管皇族

  • 十六国之一。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升龙元年(公元407年)赫连勃勃脱离后秦统治,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大夏政权,建都统万(今陕西横山)。昌武元年(公元418年)十一月,赫连勃勃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又

  •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时王安石等主持的政治改革。又称熙宁变法、熙宁新政。北宋中叶,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破产。外部又有辽、西夏勒索岁币和军事威胁,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积贫积弱局面日益严重,宋王朝统治危机加深。仁宗庆

  • 燕国禅让

    战国中期燕国统治集团效法“禅让”的政治事件。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 燕王哙因受禅让说的蛊惑,乃效法尧、舜,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自己反为臣,自三百石俸禄以上官吏皆由子之任免。子之当了三年国王,

  • 一日五侯

    两汉时有两次同日而封五人为侯的事件,史称一日五侯。第一次是西汉成帝时,外戚王氏执掌朝政,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汉成帝悉封诸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

  • 六大

    周代天官的六种属官。《礼记·曲礼》; “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天官指朝廷的高级神职官吏,故“六大”多与宗教事务有关。大同太。太宰,从铜器铭文看,应为王家

  • 禅宗

    中国的佛教宗派。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又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所称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北魏时的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唐时以惠能为代表。武则天时,分为南、北二宗,

  • 光复会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又称复古会。二十世纪初,留日学生和国内倾向进步的青年学生不断掀起爱国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1904年11月(光绪三十年十月)江浙地区的部分留日学生和有志革命的青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