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唐律

唐律

唐代法典的总称。唐与隋一样,律、令(对各种制度所做的具体规定)、格(对律令所做的补充和修改)、式(各种行政法规)并行,以律为主。唐主要有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和开元律。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高祖诏裴寂、殷开山等以隋开皇律为准,增删损益,更撰律令。武德七年成,颁行天下。是为武德律。贞观时,太宗命房玄龄、长孙无忌再加修定。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颁新格于天下,是为贞观律。后,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等又进一步修改,成律十二卷,令三十卷,式四十卷,分格二部,有关官署曹司规定者为留司格;有关全国者为散颁格。散颁格下至州县,留司格为各有关部门使用。新律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是为永徽律。永徽三年五月,高宗因律文没有统一的解释,执行起来没有凭准,乃下诏修定疏议。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尚书左仆射于志宁等奉命撰修,成书三十卷。全书以律文为经,按律十二篇的顺序,对五百零二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铨解和疏释,并设置问答,辨异析疑,且在解释律文的同时,叙其源流,发挥其微义,补充其未周未备,大大丰富了律文的内容。永徽四年颁行天下,具有法律效力。《唐律疏议》撰定后,历经高宗、武后、中宗、玄宗等朝,做过一些修改,但大多限于个别内容的增改和个别文字的修订,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变化。《唐律疏议》不仅是对唐律的注释,而且是与律并行的唐代国家法典之一。唐代的律、令、格、式荡然无存,唯留《唐律疏议》于世,故更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 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后王海都建立的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在世,将叶密立(今新疆额敏)与霍博(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地区分封给第三子窝阔台。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及其长子贵由先后即大汗位,窝阔台封地为中央所辖,故未

  • 李自成起义

    明末农民大起义。李自成(公元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人。出身农民家庭,少年时在地主家当牧童,二十一岁时,在银川驿当驿卒,后失业,无以为生,又为高利贷所迫,偕其侄李过逃甘肃,

  • 兰州机器局

    见“兰州机器制造局”。

  • 晋灭赤狄

    春秋时期,华夏族称世居太行山西麓的媿姓少数族为赤狄。赤狄长期与晋国为邻,有东山皋落氏、潞氏、甲氏、留吁、铎辰与��咎如等部,与晋时战时和,并曾有过婚姻关系。春秋前期,赤狄各

  • 朝代名,南朝之一。肖衍建立。南齐末年,皇室内部相互残杀,东昏侯肖宝卷杀尚书令肖懿。雍州(治今湖北襄樊)刺史肖懿弟肖衍,联合握有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军政大权的肖颖胄,举兵声讨肖宝卷。永元三年(公元501

  • 法相宗

    中国佛教宗派。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窥基常住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亦称慈恩宗。由分析法相而表达唯识真性,故又称法相唯识宗、唯识宗。法相宗主要继承古印度瑜伽行派学说,所依经典据称为六经十一论。窥基编

  • 东州兵

    益州牧刘焉的军队。东汉末年汉灵帝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刘焉率宗族宾客至益州,将来益州谋生的南阳和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地区流民数万家武装起来,作为自己的军事力量,称为“东州兵”。

  •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见“中英藏印条约”。

  • 宗法制

    我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维护贵族世袭统治,并且维系不同等级贵族上下级关系的一种制度。宗法制产生于西周,是由古代父家长制结合周代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而制定的。其表现形式为:周王自称天子,被确定为天下的大宗

  • 字院

    西夏朝廷文翰机构。大庆二年(公元1037年),西夏仿唐宋翰林学士院之制,分设夏字院(又称国字院)和汉字院,作为文翰机构。凡送达宋朝的公文皆由汉字院以汉文字撰拟,旁列夏文字以为对照;凡国内诰牒文书皆由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