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平壤战役

平壤战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战役之一。清军于1894年7月(光绪二十年六月)牙山战役后退守平壤。中日双方于8月1日(七月一日)同时宣战。在西太后支持下,李鸿章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命令清陆军可守则守,不可守则退。牙山之战中讳败为胜的叶志超,被委任为平壤各军统帅。日本在牙山海陆两战中得手后, 又任命陆军大将、枢密院议长山县有朋为司令,率万余人进攻平壤。9月15日(八月十六日)日军分路进攻平壤,东路日军被清军马玉昆部多次击退。次日,西路日军犯平壤北门,遭到卫汝贵部顽强抗击;北路日军分两路攻夺玄武门,左宝贵部激战失利,退守城门内山顶,奋勇拚杀,予敌重大杀伤,但左中炮阵亡,玄武门失守。胜败未定,叶志超却放弃职守,当天夜里丢下大批军械粮饷,率守军弃城狂逃,一直渡过鸭绿江。日军占领平壤,进而占领朝鲜全境。此后,战争进入中国境内。

猜你喜欢

  • 行营护军

    南宋军队名。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改屯驻大军神武诸军为行营护军:以韩世忠所部神武左军为行营前护军,以岳飞所部神武后军为行营后护军,以张俊所部神武右军为行营中护军, 以刘光世所部名为行营左护军,以吴

  • 韩原之战

    春秋时期秦晋间的一场战争。晋惠公未即位前,为换取秦穆公答应派兵护送自己回国,曾许诺割让黄河以外的五个城邑给秦国,但事后反悔。晋惠公四年,国内发生饥荒,曾请求秦国输入粮食,秦国慷慨地答应了,但第二年秦国

  • 经界法

    南宋清丈田地均定田赋的措施。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两浙路转运副使李椿年奏言经界不正十害,高宗遂下诏诸路置“措置经界所”,以椿年总其事。先行于平江府(今江苏苏州),继推广于诸路大部地区。其法:①

  • 西北回民起义

    即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回民反清武装斗争。1862年5月(同治元年四月)太平军扶王陈得才和遵王赖文光率部进逼西安, “往结回众”,陕西渭南回民群众纷起响应。回民军以渭南仓渡镇、同州(今大荔)王阁村

  • 李沅发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前湘桂农民起义。李沅发系湖南新宁人,天地会首领,曾参加雷再浩起义。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夏秋,湖南发生饥荒,地主乘机囤积居奇,重利盘剥,李沅发联合汉、瑶农民三百余人,提出“劫富济贫”口

  • 中俄会订呼伦贝尔协约

    民国初年沙俄妄图吞并中国内蒙东部地区而强迫北洋军阀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呼伦贝尔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毗连沙俄,又与外蒙古接壤,境内资源丰富,且为边防重地,久为沙俄所觊觎。沙俄策动外蒙“独立”后,又煽

  • 进士科

    隋代以后各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隋炀帝大业中,兴盛于唐贞观、永徽之际。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至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一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考试。之后,转归礼部。考试内容,唐初试

  • 勃极烈制

    金建国后,对原来氏族制时期之贵族议事制度进行改革。太祖阿骨打由都勃极烈(诸部长)改称皇帝。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七月起,又逐步改造都勃堇、勃堇、国相制度,创立勃极烈制,陆续设置谙班(大)勃极烈、国

  • 东厂

    官署名。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清除建文帝余党,一方面恢复和加强锦衣卫,一方面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宦官提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

  • 清太宗改制

    清太宗皇太极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进行的改革。皇太极继位后,在政治上加强集权, 建立起一个权力集中的强有力的政权。在军事上,为加强八旗兵的战斗力,扩大兵源和平衡满族八旗旗主、贝勒们的军事势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