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刘之变
南宋初年扈从将领苗傅、刘正彦发动的一次政变。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扈从统制苗傅与刘正彦以奸臣王渊居要职,内侍康履、蓝珪得宠跋扈,诸将功大不能获赏,对高宗赵构不满,在临安发动政变,杀王渊及康履等内侍百余人,逼高宗禅位于三岁幼子赵旉,胁令德祐太后垂帘听政。改建炎三年为明受元年。文臣吕颐浩、张浚及武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等起兵反对。苗、刘兵败逃奔福建,旋被擒杀,高宗遂复帝位。史称“苗刘之变”,或“明受之变”。
南宋初年扈从将领苗傅、刘正彦发动的一次政变。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扈从统制苗傅与刘正彦以奸臣王渊居要职,内侍康履、蓝珪得宠跋扈,诸将功大不能获赏,对高宗赵构不满,在临安发动政变,杀王渊及康履等内侍百余人,逼高宗禅位于三岁幼子赵旉,胁令德祐太后垂帘听政。改建炎三年为明受元年。文臣吕颐浩、张浚及武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等起兵反对。苗、刘兵败逃奔福建,旋被擒杀,高宗遂复帝位。史称“苗刘之变”,或“明受之变”。
十四到十六世纪中国军民抗击沿海地区日本海盗集团的斗争。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是日本南北朝时期和战国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混战。封建诸侯为了掠夺财富,组织一些封建主、没落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到中
明代关于诬告者反坐的法律。明太祖朱元璋认为: “奸徒不抵,善人被诬者多矣”,于是规定“自今告谋反不实者,抵罪”。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 专定《诬告法》,其中规定:诬告三、四人者杖一百、徒三年。诬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利用团练形式组成的反侵略武装团体。1857年12月(咸丰七年十一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广州附近各乡义勇奋起自卫,三元里一带九十六村联合南海、番禺等县绅民在佛山镇
即《中法会议简明条款》,亦称《李福协定》。中法战争期间,法国胁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法战争爆发前后,清政府内部在战、和问题上争论激烈,权臣李鸿章等人极力谋和。战争正式爆发后数月之内,法军侵占了红
辽天庆六年(公元1116年)高永昌起兵反辽,向金求援。五月,金乘机大举出兵,辽军大溃,辽东失陷。天祚帝乃改命耶律淳为都元帅,招募辽东饥民二万余及燕云民兵数千,又编入原属易州董庞儿等起义军余部,计有数万
元初浙江农民起义。首领杨镇龙,浙江宁海人。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二月,杨镇龙以玉山县(今属江西)龙兴山为根据地,率众起义,自称大兴国皇帝,建元安定,所部军士额刺“大兴国军”,众号十二万人。起义
官署名。西汉诸曹中有客曹,主外国及民族事务。东晋始置祠部,南朝沿置,北魏称仪曹,北齐亦称祠部,掌祠祭、医药、死丧、赠赙等事。北周称春官府。隋唐改称礼部,为六部之一。礼部集前朝客曹及祠部等机构之职能于一
南宋初年扈从将领苗傅、刘正彦发动的一次政变。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扈从统制苗傅与刘正彦以奸臣王渊居要职,内侍康履、蓝珪得宠跋扈,诸将功大不能获赏,对高宗赵构不满,在临安发动政变,杀王渊及康履
商亡后,贵族箕子逃往朝鲜建立国家的传说。据《史记》、《尚书大传》和《后汉书》等古籍记载,箕子是商纣王叔父,官太师。因为纣王淫泆,箕子向纣王进谏,反被纣囚禁。周武王克商后将他从囚牢中释放,箕子遂带领族人
即中英《江宁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