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邺都兵变

邺都兵变

五代时,后唐侍卫亲军拥李嗣源为帝的事变。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听信伶宦谗言,冤杀大将郭崇韬、朱友谦之后,功臣勳旧人人自危,军校士卒忿忿不平。这时,发生了魏博兵士推军校赵在礼为首,据邺都(即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作乱的事件。李存勖先派宠臣李绍荣(即元行钦)督军进讨, 久攻不克。继遣其大将、李克用养子李嗣源率侍卫亲军前往讨伐。侍卫亲军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素以叔父礼事郭崇韬,对其被冤杀一事极为不满,乘机在军中散布庄宗俟邺都平定,将尽杀亲军的谣言,致使军心大乱。李嗣源兵至邺都城下,夜间亲军哗变,与城内乱军串通,拥其入城为主。李嗣源初无反意,脱身至相州(今河南安阳),后多次上表朝廷以明心迹,但为据守滑州(今河南滑县)的李绍荣所遏,不得上闻。后其女婿石敬瑭申明利害,方决计南下,谋夺帝位。河北诸镇纷纷归附,遂军势大盛、李嗣源以石敬瑭为先锋,迅速攻克开封。洛阳城中郭从谦亦率禁军攻杀李存勖。后李嗣源入洛阳监国,旋即称帝,是为后唐明宗。

猜你喜欢

  • 驰道和直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对东方和南方的控制,于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修筑了两条驰道:一条东通燕齐;一条南通吴楚。“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为了抗击匈奴的侵扰,秦始皇

  • 景云之变

    李隆基诛杀韦后及其党羽的政变。韦后毒死中宗以后,欲揽大权。但武则天第四子相王李旦(即前废睿宗)以及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尚有相当势力,是韦后专权的主要障碍。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暗中结交才勇之士,与太平公

  •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的一次人民起义。北魏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为拱卫首都, 防御柔然,在北境建置了许多军镇。其中的沃野(今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抚冥(今内蒙古

  • 芝罘条约

    见“中英烟台条约”。

  • 幅军

    咸丰、同治年间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农民起义军。鲁南苏北运河沿岸徐州、海州、邳州、宿迁、郯城、兰山、滕县、峄县一带漕运船伕和饥民,用“匹布分幅帕头”,组成秘密团体,称为幅党。同治初年,清政府把漕粮改为海运

  • 阴山之战

    唐灭东突厥的一次决定性战役。隋末唐初,东突厥势力日盛。贞观年间,随着中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了积极防御战略。当时,东突厥内部矛盾激化,薛延陀、回纥、拔也古等铁勒诸部相率起义于大漠之北,

  • 后唐

    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23年,沙陀贵族、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建立的王朝。李存勖祖朱邪赤心世统沙陀部落,因率兵助唐镇压庞勋起义,官至大同军节度使,赐姓李,名国昌。又历鄜坊、振武、代北等道节度使。父

  • 中俄奉天交地暂且章程

    简称《增阿暂章》。沙俄胁迫奉天地方官员签订的非法地方性条约。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沙俄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后,企图诱使李鸿章签订一项关于东北的条约,未果。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与东北地方当局缔结地方性

  • 共和行政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由于实行专利和暴虐,被国人驱逐,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诸侯奉共伯和行天子之政,号共和元年。一说由召公、周公临时共管朝政,号称“共和”行政。共和行政之十四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

  • 四川独立

    四川的保路风潮促进了武昌起义的爆发,但四川脱离清朝统治而独立却较各省为晚,主要是由于四川的革命党人缺乏统一部署、各自为谋和领导不力。首先实现独立的是重庆地区。先是新军排长、同盟会员夏之时于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