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

亦称海约翰政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提出的侵华政策。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美西战争后,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关岛群岛和菲律宾作为侵略亚洲的跳板。1899年9月至11月(光绪二十五年八月至十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训令美国驻英、俄、德、日、意、法等国大使,向各驻在国政府发出“门户开放”照会,主要内容是: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任何投资事业,或任何既得利益,他国不得干涉;各国运往上述“势力范围”内各口岸的货物,均按中国现行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税款;各国对进入自己“势力范围”内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的港口税,在其“势力范围”所修筑控制和经营的铁路上运输他国货物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商品的运输费。“门户开放”政策是在承认各国在华既得权益的前提下,要求给予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的机会,以缓和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美国企图借此插足中国,使中国市场对美国全面开放。由于“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各国机会均等,加之当时任何国家也无力独霸中国,所以先后得到列强的同意。1900年7月(光绪二十六年六月)海约翰又向上述六国并奥、比、荷、西、葡等共十一国发出“门户开放”照会,宣称“仍旧是与其他列强采取一致行动”,维护“各国在中国各地平等公正贸易的原则”,“保持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美国企图以此支持清政府镇压义和团,防止他国借机瓜分中国,进而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步独霸中国。

猜你喜欢

  • 十五道

    唐代的行政监察区划。唐初,州县之数倍于隋开皇、大业之间,民少吏众,其弊颇多。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太宗命就山川形势,并省州县,分天下为十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分天下为十五道;即京

  •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赋敛徭役繁重,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加以天灾频仍,疾疫流行,迫使农民大量逃亡。太平道首领张角,在流民中积极传教,秘密进行组织活动,十余年

  • 前蜀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3年,唐西川节度使王建所建。王建少时以屠牛、贩私盐为业。唐末应募从军,参与镇压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官至忠武军八都头之一。后入四川投唐僖宗,为宦官田令孜收为养子,遂转壁州(今四

  • 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94年是中国旧历甲午年,故称中日甲午战争。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富有封建性与侵略性,极力鼓吹向外

  • 转运司

    官署名。唐代始置水陆发运使,管理洛阳、长安(今陕西西安)间粮米转运事务。后设江淮转运使,掌东南诸道粮米、盐、铁、钱币转运事宜。后又有诸道转运使,总掌全国粮米财货转运及出纳,往往由宰相或盐铁使等官兼领,

  • 士家制度

    魏晋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士家即士兵之家,其户籍立为军籍,不属郡县政府管理。士家集中居住在固定地区,统治者用军事体制管理其生产和生活,在士家制度束缚下,士家既要当兵又要屯田。士家子弟要终身当兵,世代当兵

  • 改土归流

    明清两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措施。西南地区是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明初沿用元朝的土司制度,在这些地区任用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担任各级长官,称为“土司”。土司衙门包括宣慰司、宣抚司

  • 西凉

    十六国之一。汉人李暠建立。李暠,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曾为后凉敦煌太守。庚子元年(公元400年)十一月,暠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公,秦(治今甘肃天水)、凉(治今甘肃武威)二州牧,以敦煌为都城,史称

  • 禹划九州

    传说禹在治服洪水以后,将我国中原地区划分为九个州。九州的州名说法不一,据《尚书·禹贡》记载,有冀州 (今河北、山西)、兖州、今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地区)、青州(今山东半岛)、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

  • 侯大苟起义

    明代中期广西瑶、壮等族人民起义。散居在大藤峡地区(泛指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以及武宣、象州、蒙山、桂平、贵县、平南、藤县等广大地区)的瑶、壮等族人民,经常起义反抗明朝封建统治者和本族土司的压迫剥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