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朝野记

三朝野记

七卷。清李逊之辑。李逊之,字肤公,江苏江阴人。明御史李应升之子,自称“江上遗民”,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三朝野记》述明泰昌、天启、崇祯三朝史实,起自万历泰昌太子时挺击、移宫、红丸三案,至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终。卷一记泰昌朝事,卷二、卷三、卷四记天启朝事,卷五、卷六、卷七记崇祯朝事。李逊之为东林党人后代,故于东林党人事迹记载颇为详尽,揭露魏忠贤、王体乾等祸乱异常具体,盖俱得之于家世传闻。其言崇祯朝事,多与文秉《烈皇小识》相合。又记客氏专宠及后党诸事,于明熹宗不理朝政,沉匿匠作之戏,阉党把持朝纲之状多所揭露。对于崇祯时徐光启立进天主教之说亦有记载。又指出李自成围攻开封时,决黄灌城者实为明巡抚高明衡、推官黄澍。《三朝野记》叙明末史实,“但就邸报抄传与耳闻睹记及诸家文集所载,摘其切要,据事直书”(《三朝野记自序》)。凡传疑末确者,宁阙而不录。间或于叙事后杂以诸家论述,附缀小品议论,要于毋偏毋徇,勿伪勿讹。李慈铭称“是书见闻质实,议论亦平允”(《越漫堂日记》)。原书辗转传抄,多有遗缺,惟北京图书馆藏梧竹山房旧抄本首尾完足,堪称足本,前有作者自序。《三朝野记》有清初刻本,天津图书馆藏清抄本,道光四年(1824年)李兆洛刊活字本,北京图书馆藏抄本,另有《常州先哲遗书》本,后附盛宣怀跋,及《荆驼逸史》本。

猜你喜欢

  • 儋州志

    三卷。清韩佑纂修。韩佑,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大兴县)人,监生,康熙三十九年(1700)任知州。旧志修于明万历间县令曾邦泰,康熙二十八年(1689)沈一成再修。康熙四十三年(1704),适中宪贾公有

  • 抚豫条教

    四卷。清尹会一遗稿,张受长辑。尹会一(1691-1748),字元孚,号健余,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雍正进士,乾隆时官至河南巡抚。其时,黄河、沁水泛滥成灾,尹会一赈灾抚民,甚得人心。张受长为尹会一受业

  • 夏小正戴氏传

    四卷。宋傅崧卿(生卒年不详)撰。崧卿字子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擢甲科,累官给事中,考功员外郎。《夏小正》本为《大戴礼记》篇目,从《隋书·经籍志》开始,《夏小正》别出一卷于《大戴礼记》之外,并注为戴

  • 西湖手镜

    不分卷。清季婴撰。季婴字虎溪,江苏常熟人。其于西湖往来留连者二十余载,因撰此书。《西湖手镜》自刻本,不分卷。西湖美景,几历沧桑。行宫无旧貌,雷峰塔则已倒塌。今之西湖,已与昔时大不相同。兹篇能存西湖旧貌

  • 龙筋凤髓判

    四卷。唐张鷟(约660-741)撰。张鷟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唐高宗调露年间考中进士。授歧王府参军,累官至学士,四门员外郎,终于龚州长史。其事迹载于两《唐书》其孙张荐传中。据说

  • 徵观楼法帖

    二卷。清潭芳州刻。标题“徵观楼法帖”五字为篆书。下有“漱芝珍藏”印。上卷称苏轼书,下卷为文征明父子书。苏轼书为《秋牡丹诗》五律十六首。《夜坐》五律一首。《西山观月》、《朔风》七律各一首。其诗意浅薄,字

  • 启祯两朝遗诗考

    一卷。清陈乃乾(生卒年未详)选。陈乃乾浙江海宁人。究心目录版本之学。《启祯遗诗》自遭毁禁之后,极不易得。海内藏书家,仅获有二三册。武进陶湘所藏十卷本,最为完足。此编用上海王植善及陶氏所藏,两本比勘,著

  • 残本经史绪言

    一卷。清朱董祥(生卒年均不详)撰。长洲(江苏苏州)人,生平无可考。著有《读礼记略》。本编名似笔记,实是文集,前面有杂论数篇,其余诸篇多谈居家礼制,而丧礼尤多,大多是用古代礼义衡量当代,与所作《读礼记略

  • 书纂言

    四卷。宋吴澄(详见《易纂言》)撰。《尚书》有古、今文之分。澄此书唯注今文,不及古文。《自序》谓“晋世晚出之书,别见于后”。然除此四卷之外,澄并未释古文一篇。注《尚书》专释今文,自此书始。此书诠解《尚书

  • 书肆说铃

    二卷。明叶秉敬(详见《字孪》条)撰。此书是随笔札记。原书分三卷,后经乌程人闵元衢为之重编,并为上、下二卷,分十一类,但仍将原来次序载于卷首,以存其本貌。内容多议论之语,但于考证却略显舛疏。如其谓三代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