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天目山志

东天目山志

二卷。清释松华、陈兆元同撰。松华,昭明禅寺住持。陈兆元,生平不详。明徐嘉泰著有《天目山志》四卷。后章之采辑《东西天目志》八卷,以天目山东西二峰辑为二志,各分四卷。杭州太守李烨然合而刻之。至清初又分刻之,仍各分四卷。东峰四卷板毁于辛酉兵乱。释松华乃采录旧文,搜寻故实,得稿若干。属陈兆元编次,而成是书。《东天目山志》清刻本,共二卷。兹篇又名东天目祖山志、东山志。其谓天目山曰,山高三千九百丈,广五百五十里。古称浮玉。道经所谓三十四洞天。又谓天目有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若目,故曰天目。或曰,水缘山而曲折,东西巨源,若两目,故曰天目。兹篇除考天目山名称之源外,主要记东天目山事。然其所选亦欠精审。如艺文载苏轼游径山一诗,仅列首四句,殊嫌割裂。又如所载陆游春雨初霁游临安一律,更与东天目无涉。

猜你喜欢

  • 诗广传

    五卷。王夫之(见《周易稗疏》)撰。王夫之对《诗经》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大量研究。他曾经遍注群经,除是书外,尚有《诗经稗疏》、《诗经考异》、《诗经叶韵辨》、《诗绎》等。或辨证名物训诂、或辨析异体、或考辨

  • 保定府志

    二十九卷,清纪弘谟修,郭惇纂。纪宏谟,河南辉县人,曾任保定知府。郭惇详见康熙《畿辅通志》。纪弘谟于康熙十五年任保定知府后聘郭惇纂辑,十九年(1680)刻印,志首有群城图说及六幅图。正文二十九卷依次为星

  • 赵瓯北全集

    七种,一百七十五卷。清赵翼(详见《二十二史札记》)。收书为《二十二史札记》三十六卷补遗一卷、《陔余丛考》四十三卷、《檐曝杂记》六卷、《皇朝武功纪盛》四卷、《瓯北诗抄》二十卷、《瓯北诗话》十二卷、《瓯北

  • 群书集事渊海

    四十七卷。未著撰者姓名。《明史·艺文志》以为宏治时人偏。可能据高儒《百川书志》所载。考李东阳《怀麓堂集》有此书后序。称国初人所辑,内官监左少监贾性在司礼购而得之。捐赀镂版,病其字在小,募善书者录之,稍

  • 河洛图说

    四卷。清李锡书撰。锡书字见庵,山西静乐县人,乾隆进士,官至蓬州知州。著述凡十余种,总名为《锦官录》。《河洛图说》为其中之一。此书凡四卷,卷一论河洛,推本朱子之说,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又从曲沃崔致远说

  • 苹村类稿

    三十卷。《附录》二卷。清徐倬(1624-1713)撰。徐倬,字方虎,号苹村,浙江德清人。十岁就童子试,为冠首,十七岁游会稽,受知于倪元璐并受教。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授编修,归养十年,入京转司业

  • 凤阳府志

    ①四十卷。清耿继志等修,汤原振等纂。耿继志,字敏中,盛京盖平(今辽宁营口市)人,荫生,康熙十八年(1679)来任凤阳府知府。汤原振,凤阳府儒学教授。耿继志来守是郡,会部敕各省纂修通志,征集各郡志乘。而

  • 读画录

    四卷。清周亮工撰。其生平履历详见《闽小纪》。周亮工喜读书、善属文、精鉴赏、嗜书画,家有“赖古堂”,收藏唐宋诸书画家手迹;工于古文诗词,宗仰杜甫,且擅长八分、隶等书体,包世臣曾称赞其草书可达“能品下”;

  • 遵注义释诗经离句衬解

    八卷。清朱榛撰。朱榛字欲泉,安徽含山县人。朱氏以为朱熹集传,文字繁多,再作疏解则更令人难以卒读。所以此书只在经文诗句之间略加衬字,使其文义上下贯通,故称衬解。如诗句中有字异音别者则另附字义音释。又取《

  • 东山草堂迩言

    六卷。清邱嘉穗(生卒年不详)撰。邱嘉穗,字实亭,上杭(今福建省上杭县)人。康熙举人,官归善知县。著有《考定石经大学经传解》、《陶诗笺》、《东山草堂文集》等。《东山草堂迩言》是邱嘉穗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