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溪日谈录

东溪日谈录

十八卷。明周琦(生卒年不详)撰。周琦字廷玺,马平(今广西柳江)人。成化十七年(1481)中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曾师事洛阳阎先生,而阎受业于薛瑄。故其学以程朱为本,复性为主。他为人端直谨厚,见重乡里。每学有心得,必笔录之,积久汇成此书。全书分为十三类,凡《性道谈》二卷,《理气谈》一卷,《祭祀谈》二卷,《学术谈》一卷,《出处谈》一卷,《物理谈》一卷,《经传谈》三卷,《著述谈》一卷,《史系谈》二卷,《儒正谈》一卷,《文词谈》一卷,《异端谈》一卷,《辟异谈》一卷。《广西通志》载其著《日谈录》十八卷,又著《儒正篇》论薛河东之学。考《儒正篇》,即此书的第十五卷,非别有《儒正篇》。书前有吕景蒙所撰的《序》,谓此书刻于嘉靖十六年(1537)。书中每条或十几字或数百字,一本濂洛之学。《性道谈》多引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之说而论述之。《理气谈》谓“理气只是一事”,不是理外有气,气外有理。《学术谈》谓为学第一要识得性,“善求以复之”。性在心,理在书,求学要以心为主,取法于书始可。《经传谈》又分为总说、《易》、《书》、《诗》、《春秋》、《礼》、《乐》、《大学》、《论语》、《孟子》十目,分别论述经义。《著述谈》分为总说、朱子小说书、朱子定本《孝经》、周子《太极图》、《通书》、张子《西铭》、《正蒙》、邵子《皇极经世书》、蔡季通《律吕新书》、蔡九峰《洪范皇极内篇说》、《阴符经》、《道德经》、列子书、庄子书、韩非《五难》、《孙子》十三篇、荀子书、董子《史策》、杨子书、文中子书、韩子《原道》、《原性》、郁离子书、龙门子书,以宋代理学著作为主。《史系谈》分唐尧至元、论每代的始末。《儒正谈》分为总说、周濂溪(敦颐)、程明道(颢)、程伊川(颐)、张横渠(载)、邵康节(雍)、程子门人之学、罗豫章(从彦)、李延平(侗)、胡文定(安国)、胡致堂(寅)、胡五峰(宏)、朱晦庵(熹)、张南轩(栻)、吕东莱(祖谦)、陆象山(九渊)、朱子门人,真西山(德秀)、魏鹤山(了翁)、许鲁斋(衡)、吴草庐(澄)、刘静修(因)、薛河东(瑄)、分别叙述其学说渊源及特点,学者的评价。《异端谈》主要是抨击佛、道、墨三家。《辟异谈》批判日月占一类的谶纬之说。全书所涉及的面广,资料较丰富,是一部较全面系统的理学专著。《四库全书总目》评此书谓“其书亦一本濂洛之说,不失醇正。盖河东之学虽或失之拘谨,而笃实近理。故数传之后,尚能恪守师说,不至放言无忌也。”有嘉靖十六年(1537)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三侠五义

    清石玉昆(详见《龙图耳录》)著。《三侠五义》又名《忠烈侠义传》,是清末著名的侠义小说。此书原为民间流传的评话,后经整理成一百二十回定本,于光绪五年(1879)首次刻印。首署“石玉昆述”,而序则称问竹主

  • 受经堂汇稿

    五种,十四卷。清杨绍文编辑。杨绍文字子掞,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随其父杨梦符侨居常州,官镇洋县丞。受经堂是当时著名学者张惠言在京师的讲学之所,绍文曾与金式玉、董士锡、江承之等人师事张惠言。后张惠

  • 商河县志

    ①十卷。明曾一侗修,詹应阳纂。曾一侗,河南陈州人,举人出身,万历十二年(1584)任商河县知县。詹应阳,邑人,举人出身。《商河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年间贾枢,此志为再修。曾一侗到任后,征集邑之故闻,开馆

  • 乐章集

    一卷。宋柳永(980?-1053)撰。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一字景庄,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早年随父亲在汴京,以写艳词知名于时。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号柳屯田。著有《乐

  • 晋安帝阳秋

    即《王韶之晋安帝纪》。

  • 通志堂经解目录

    一卷。清翁方纲校。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内阁学士,毕生致力经学研究,尤擅金石考证。此系对清初纳兰性德(1645-16

  • 砀山县志

    十四卷。刘玉瑷纂修。刘玉瑷,清乾隆间知砀山县事。砀山自明隆庆始有志,后有万历志、崇祯志,至清乾隆七年,前令郭浩四经纂辑。前志纲目未分,事文简错,阅者不无遗憾。刘玉瑷对前志详加考订,增辑补缺,仿《后汉书

  • 类苑详注

    见《汇苑详注》。

  • 凤氏经说

    三卷。凤应韶(一作凤韶)(1741-1811)撰。应韶字德隆,江苏江阴(今江阴县)人,清学者。岁贡生。所居滨江,教学授徒以为生,独守一经,七十一岁卒。除本书外,尚著有《五经辨证》、《读书琐记》、《仪礼

  • 南园漫录

    十卷。明张志淳(生卒年不详)撰。张志淳自号南园野人,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祖籍云南。明成化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撰有《永昌二芳记》等书。《南园漫录》共十卷,书首有作者正德十年自序,自序中称:此书乃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