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学书录
三卷。清徐维则撰。徐维则,生平不详。此目成于1899年,蔡元培作序,分类体系基本仿照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计分史志、政治法律、学校、交涉、兵制、农政、矿务、工艺、商务、船政、格致总、算学、重学、军学、化学、声学、光学、气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理学、幼学、宗教、游记、报章、议论、杂著共三十一类。分类虽未尽完善,但究属可贵的探索和尝试。目中各书均撰有提要,其内容博采各家之说,后为顾燮光等一再刊行,增为四卷附二卷,设三十八类,并更名为《译书经眼录》。
三卷。清徐维则撰。徐维则,生平不详。此目成于1899年,蔡元培作序,分类体系基本仿照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计分史志、政治法律、学校、交涉、兵制、农政、矿务、工艺、商务、船政、格致总、算学、重学、军学、化学、声学、光学、气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理学、幼学、宗教、游记、报章、议论、杂著共三十一类。分类虽未尽完善,但究属可贵的探索和尝试。目中各书均撰有提要,其内容博采各家之说,后为顾燮光等一再刊行,增为四卷附二卷,设三十八类,并更名为《译书经眼录》。
二卷。清周升(生卒年均不详)辑。升字蓉初,南通州(今属江苏)人。此词集所录皆为十六国宫词。分上下二卷。共收词一百二十首,上卷、下卷各六十首,卷上包括前赵十首,如《十六国春秋前赵录刘渊传》、《十六国春秋
一卷。吴陆景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陆景字士仁,吴郡吴仁。官至偏将军中夏督,后遇害。《隋书·经籍志》儒家《典语》十卷,《典语别》二卷,并吴中夏督陆景撰。已亡。《唐书·经籍志》无《典语别》,《唐书
一卷。清奕赓撰。奕赓,宗室。有《佳梦轩丛著》十一种。是书即为其中一种,因为继王士祯《国朝谥法考》而写,故名“续考”。王士祯书,始于清代初年,止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分王公庶僚、前代君臣等二十八个
一卷。明末清初人徐芳烈撰。徐芳烈,字涵之,浙江萧山人,选贡出身,鲁王时曾官中书舍人,生卒年月及事迹未详。《浙东纪略》记乙酉年(1645年)清兵破金陵,弘光出走,浙东抗清一年间情事。是时清尚未能统一江南
一卷。明唐枢(详见《宋学商求》条)撰。一名《六咨言集》、《六咨言》。唐枢曾聚众讲学,所至即为咨言,书名由此而得。共分五部分,一作于金波园,一作于木钟台,一作于飞英寺,一作于天心书院。主要内容为衍述良知
十六卷。清沈继贤、常大升同纂。沈继贤,详见雍正《重修太原县志》。常大升曾充训导。考岚县志,始于明万历十六年,谈应春草创粗备,仅为八卷,康熙十二年间,邑令杨于鼎续修,不果,直至继贤掌斯邑之第二年,重修志
五卷。南宋吴棫撰。吴棫(约1100——1154)字才老,建安(今福建建瓯县)人,祖籍同安(今安徽潜山县)。重和元年(1118年)进士,召试馆职不就。绍兴中为太常寺丞,因替孟忠厚草表触犯秦桧,被罢职。后
十二卷。清王引之等撰。参见《经义述闻》。《康熙字典》卷帙浩繁,成书较速,纂辑诸臣未及详校,引用书籍字句错误很多。道光初王氏任武英殿正总裁,与奕绘、阿尔邦阿、那清安等奏请加以校正。遂于道光七年(1827
三十七卷。明张墉撰。墉字石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廿一史识余》又名《竹香斋类书》,摘录廿一史中佳事隽语,分类编排,共五十七门并补遗一门,门下列条,条下注明原书名称,与《世说新语
一卷。清杨国佐、杨国桢(1782-1849)编。国佐事迹不详,国桢字海梁,嘉庆九年(1804年)举人,入赀为户部郎中,出任颖州知府,迁河南布政使、巡抚,调山西巡抚。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授闽浙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