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里全集

东里全集

九十七卷。《别集》四卷。明杨士奇(1365-1444)撰。杨士奇,名寓,江西泰和人。曾在湖广各地做塾师多年。建文初被荐入翰林,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成祖即位,入内阁典机务,历官至左谕德;成祖北巡,常使留辅太子。仁宗即位,任礼部侍郎,宣宗时进兵部尚书。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内阁,长期辅政。于谦、周忱、况锺等都由他荐引。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著有《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明初“三杨”并称。而杨士奇文章特优,制诰碑版,多出其手。仁宗雅好欧阳修文,杨士奇文亦平正纡余,与之相近。故郑瑗《井观琐言》称其文典雅而无浮泛之病。杂录叙事,极平隐不费力。后来馆阁著作,沿为流派,遂为七子之口实。盖其文虽乏新裁,而不失古格,主持数十年之风气,亦非偶然。是集凡九十七卷。分正、续二编。正集所载较少,续集几乎倍之。其别集四卷。一即代言录。一为圣谕录。一为奏对录。一为杨士奇传志诸文,缀于末为附录。杨士奇诗文纡徐闲雅,平正和粹,然亦有运笔流畅,清逸可诵之句。时称“台阁体”。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称:“杨文贞东里集,手自选择,刻之广东,为人窜入数首。后其子孙又刻为续集,非公之意。”然搜罗较富,亦为可观。是集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青城县志

    十二卷。清方凤修,戴文炽、周瑊纂。方凤字朝鸣,湖南巴陵人,举人出身,乾隆十二年(1747)任青城县知县。周瑊,莱阳人,举人出身。青城县志,旧志未知创于何时,明神宗年间毁于火,再修于万历三十年(1602

  • 敦煌写本论语卷首

    一卷。魏何晏(190-249)撰。晏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魏著名玄学大师。官至尚书。著作有《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等。魏正始中,晏与孙邕、郑冲、曹义、荀等共集《论语》诸家训注,名为

  • 中庸札记

    ① 一卷。清范尔梅(详见《大学札记》)撰。是书语句虽简,然时晓妙谛。谓“喜怒哀乐”句,为延平先生得力处。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一章,为姚江之学所本。谓“子路问强”一章,为孔门一卷《金刚经》。谓“鬼神之

  • 瓮牖闲评

    八卷。南宋袁文(生卒年不详)撰。袁文字质甫,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平事迹不详。据其子袁燮《絜斋集》所作袁文墓志表,知袁文“幼喜读书,不汲汲于科名,唯务勤学”,杂拾经史诗文,加以评论,撰成此书。原

  • 龙虎山志

    三卷。元元明善(生平事迹见《清河集》条)撰、明张国祥续修。此书为皇庆三年(1313)明善任翰林学士时奉敕所修。原本体已不可考,仅存延祐元年(1314)程钜夫序及吴全节进表。清修《四库全书》时曾得此书,

  • 濯缨亭笔记

    十卷。明戴冠(详见《礼记集说辨疑》条)撰。此书为戴冠杂记见闻之作,书末附载辨物、字义。初名《随笔类记》,后由都穆改题《濯缨亭笔记》,因戴冠自号濯缨而得。书首有嘉靖二十六年(1547)陆粲作的序,后有华

  • 红绶轩帖

    四卷。明董其昌(1555-1636)书,陈钜昌(生卒年不详)刻。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董其昌少好书、画,临摹真迹,书学颜真卿、虞世南以及钟、王,行楷之妙,

  • 八诗六帖

    二十九卷。旧本题宋王状元撰,而不著其名。八诗者,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之诗。六帖即白居易六帖之名。其书分类猥琐,摘句割裂。如标“悬高名”三字为题,注曰,安知天汉上,白日

  • 正字元书

    一卷。清姜令谊(其生平著述不详)撰。令谊字搢云,四川云阳人。是编原名《养正字书》,旨在辨证六书正俗笔画,用以匡谬正俗。仿世行《草诀百韵歌》,撰为五言偶语,有如排律,共一百八十四韵,每韵之下,征注同类各

  • 读易近解

    二卷。清汤秀琦撰。汤秀琦号弓庵,江西临川人。顺治中以岁贡生官至鄱阳县训导。该编取《周易图说》为之发明,使之浅显易解。旧有图者,则因图而加以推衍。旧有说而无图者,则补图以佐证之。于易而专主数,于数又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