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说

中庸说

一卷。刘师培(1884-1919)撰。师培字申叔,江苏仪征(今江苏仪征)人。著有《春秋左氏传例略》、《礼经旧说考略》、《周书补正》、《逸礼考》、《太誓答问驳义》等。是书大旨据《春秋左氏传》以证《中庸》之谊。谓孔子作《春秋》所以明中德,子思作《中庸》所以明《春秋》之用。其性、道、教三项,引传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故有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以为天地之中,谓阴阳是为天命,民多以生,是之为性;动作威仪,性所自秉;率而行之,是之为道;修而裁之,是之为教,而统归之于礼。是说虽不免附会,而较康有为《中庸微》更有根据,也较详备,唯说至诚引服子慎说,则太涉于牵强。该书版本不详。

① 五卷。清毛奇龄撰,门人章大来、楼宅中、朱樟、陈佑及其子远宗与侄文辉编定。此书立说异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而归宗刘宗周,主慎独之说。毛氏恃才好辩,持论难免偏颇,此书也不例外。书后附有其门人子侄之解说。② 二卷。清边廷英(详见《古本大学说》附《大学改本考》)撰。是书分二卷。大意以为《中庸》是子思述圣言以明圣教之书。其称修道之谓教,自诚明谓之教,都指孔子之教言。修道之教,即孔子的修道似仁之教。自明诚之教,即孔子的明善诚身之教。二十八章依文解释,义多恰当,其特创之说。其称《中庸》一书多出于《易》,首章的言中、言和、言节、言独即《易》中的言中、言和、言节、言独之义。言天地位即《易》中言天位帝位之义。言万物育即《易》中言资始资生之义。其开宗明义。言天、言命、言性、言道即《易》中《乾传》的言天、言道、言性、言命之义。再证全书,认为言诚即《易》中言元之义。言明即《易》中言亨之义。言庸即《易》中言恒言常之义,等等。都是根据诸经不过为孔子删定,唯《易》的爻传,乃是孔子自作,得此结论。另其解释“鬼神”,称书言鬼神,实非正言鬼神,乃以鬼神况言人事之辞。鬼神即造化,鬼之义为归,神之义为伸,因造化的循环往复,有屈伸之义而得名。是书无序、跋。该书有道光二十一年(1841)刊本。

猜你喜欢

  • 异物汇苑

    ①五卷。旧本题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才学富赡,好为诗文。明“后七子”之一。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世说新语补》、《画苑》、《书苑》等

  • 午风堂诗集

    六卷。清邹炳泰(1741-1820)撰。炳泰字仲文,号晓屏,江苏无锡人。乾隆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遇事持正,人不敢于以私。嘉庆间兼顺天府尹。林清变起,未能先事觉察,降中允。至仕归

  • 王制订

    一卷。廖平(详见《分撰两戴记章句凡例》)撰。廖平造臆说经,于学术见解独特,曾被四川学政弹劾而罢官。廖平作《王制订》,将《王制》经文,约略类次,有顶格者,大抵以之为纲,有低一格或二格者,以之为目,而经文

  • 青屿稿存

    清张安絃(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张安絃,字琴父,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是稿存无卷数,有人评论称其文以才气胜,而喜于修饰;其诗音节疏放,辞语尚欠锤炼。故而无传世名篇。有清抄本。《四库全书总目》列入

  • 别本汪文定集

    十三卷。宋汪应辰(1118-1176)撰。应辰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宋代作家。绍兴五年举进士第一。累官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权,主张与金国讲和。应辰上疏力言其因循无备。上下相蒙,将应辰

  • 颐情馆诗钞

    二卷。《诗外》一卷。《续诗钞》一卷。清宗源瀚(1834-1897)撰。宗源瀚,字湘文,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官至温处道,兼职嘉湖和宁波府。精通地理,喜欢收藏,敏于吏事,曾在湖州兴水利,在宁波筹海防。著

  • 鹤岭山人诗集

    十六卷。清王泽宏(16261708)撰。王泽宏,字涓来,号吴庐,黄冈(今属湖北)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著有《鹤岭山人诗集》。是集为泽宏之子王材振编辑。凡十六卷。其中,前三卷为旧

  • 诗名多识

    四卷。不著撰人姓氏。朝鲜图书解题作丁学祥撰,不确。该书第一卷为识草、识谷;第二卷为识本、识菜;第三卷为识鸟、识兽;第四卷为识虫、识鱼。大旨本夫子多识于草木鸟兽之义。取《禽经》、《菜谱》、《本草》等书,

  • 周易索诂

    十二卷。清倪象占撰。象占初名承天,后以字行,字惕斋,又更字韭山,浙江象山人,贡生,官至嘉善县训导。此书卷首为卦目图、反对图、八卦立体图、八卦运行图、阴阳变化图、卦变象主图、大卦图、十辟图、互卦图。上篇

  • 勤斋集

    八卷。元萧(1241-1318)撰。字维斗。奉元(今属陕西)人。累官集贤学士,国子祭酒。《元史》本传称其:“制行甚高,真履实践。其教人必自小学始。为文辞立意精深,言近指远。”卒后诗文多佚。顺帝至正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