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记

乐记

一卷。汉刘向校定,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此书久已失传,唯《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又云: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中山王禹,禹成帝时数言其义,献《乐记》二十四卷。刘向校书时,得《乐记》二十三篇,与刘禹不同。梁时沈约谓:《乐记》取公孙尼子。《史记》正义亦云:《乐记》公孙尼子次撰。刘向本中有窦公篇,取自公孙尼子之外。《小戴礼记》中有《乐记》一篇,即合十一篇为一篇,系取自刘向本。十一篇为乐本、乐论、乐施、乐言、乐礼、乐情、乐化、乐象、宾牟贾、师乙、魏文侯。余十二篇,其目尚存,即奏乐、乐器、乐作、意始、乐穆、说律、季札、乐道、乐义、昭本、招颂、窦公等。马国翰又谓《吕氏春秋》有论乐之文一篇,乃《乐记》遗文。今存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分类通鉴

    四卷。未著撰者姓名。该书分类猥杂,标题含混不明,可能是宋代沈枢《通鉴总类》的节抄。《四库全书总目》载有明弘治(1488-1505年)中河间(今河北省沧州)知府施槃郡斋刊本。

  • 春秋家说

    三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据作者自序,其父王朝聘(1568-1647,明万历乙卯、天启辛酉两中副榜)研治《春秋》多年,甚有心得,然老病侵寻,未及著书而殁;此书即取材于朝聘之说,故以“家说”

  • 律吕元音正录

    一卷。清毕华珍撰。华珍字子载,江苏太仓人。此书卷言造律之原,以为先有七音,后有十二律,五声二变具于人声。此说与经传不合。其以《周礼》圜钟为应钟,函钟为仲吕,而以旧说为非。又谓字谱工尺七字即五声二变,此

  • 草亭文集

    一卷。清彭任(约1653年后在世)撰。彭任字逊仕,号中叔。宁都(今江西宁都县)人。生卒年均不详。明诸生,入清后甘贫隐居,结庐巘山,名其所居为“草亭”。著有《草亭文集》、《周易解说》、《理学弗措》。此集

  • 善卷堂四六

    十卷。清陆繁弨(?-1700年)撰,吴自高注。陆繁弨,字拒石,号儇湖,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年不详。吴自高字若山,安徽桐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官翰林院侍诏。陆繁弨工骈文,在陈维崧、吴绮皆已下世后,自许

  • 诗韵检字

    一卷。附《辨似》一卷。清黄本骥撰。本骥字仲良,号虎痴,湖南宁乡县人。本骐弟,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官黔阳教谕。少孤,与兄砥学励行,淹通经史金石之学。尚著《金石萃编补目》、《古志石华》、《郡县分韵

  • 石台孝经

    四卷(石刻本)。唐天宝四年,唐玄宗御制序和注,并亲自书写。经文用八分书书写,注文用小隶书写,共四石,今在西安。前第二行题曰:“御制序并注及书”,其下小字,曰“皇太子臣亨奉敕题额。”其额曰“大唐开元天宝

  • 郭氏传家易说

    十一卷。郭雍(1091——1187)撰。郭雍,字子和,号白云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兼山先生郭忠孝之子。隐居陕州,乾道年间,旌召不起,赐号冲晦处士。承传父学,于《易》有独到见解,为兼山学派的

  • 群忠录

    二卷。明唐龙(1477~1545)撰。唐龙,字虞佐,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人,明正德年间(1506~1521)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为官有德名,著有《易经大旨》等。《群忠录》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征伐陈友谅时

  • 祝子遗书

    四卷。《附录》一卷。明祝渊(1614-1645)撰。祝渊,字开美,浙江海宁(今嘉兴)人。崇祯六年(1633)举人。初,崇祯十五年(1642),刘宗周以劾周延儒下狱。祝渊与刘宗周素不相识,上书救之。逮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