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九新论

九九新论

二卷。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论》)撰,上海蔡尔康笔述。林乐知来华后,1868年即创办《教会新报》,1874年改称《万国公报》,林氏始终为其主笔。数十年来,为了中国的兴起,林乐知多次撰写文章,提倡实行新法。已亥之交(1889),各国瓜分中国呼声日高,古老中国岌岌可危。对此林乐知极为担忧,所写文章益加剀切,并让蔡尔康将其在这一年所写的文章、评论搜集成册,加以润色,这便是《九九新论》。书名“九九”者涵义有二:一是该年(己亥)适逢西历1899年,与九九二字相关;二是中国人以九为至大之数,九天九地乃是终极,周而复始,以图变迁,故以《九九新论》作为书名。全书共辑录林乐知二十八篇文章,全是林乐知写于该年的策论记说序跋之文,立意深远,言辞恳切,与李提摩太的《时事新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九九新论》刊行之时,正值清末政治腐败,义和拳、小刀会等农民起义蜂起之年。林乐知的谆谆言辞,清政府只是当作一阵过耳之风罢了,于事又有何补?有图书集成局印本。

猜你喜欢

  • 易指要绎

    三卷。明方时化撰。时化的高祖方社昌曾著《易指要》五卷,至时化乃取而绎之,故名《易指要绎》。书中每段之下凡称“绎曰”者,都是方时化所写。这是方氏《易》学的第四种书。《四库全书总目》据江苏周厚堉藏本著录存

  • 会侯文抄

    二十卷。清毛际可(1633-1708)撰。毛际可生平详见《安序堂文抄》辞目。此集刻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为淳安方婺如所重新辑录。毛际可擅长散文,与毛奇龄、毛先舒合称“三毛”。虽学问不及毛奇龄渊博

  • 列国志传辑要

    八卷一百九十节。清杨庸编辑。杨庸字邦怀,号慎园,江西丰城人,生卒年不详。从书前载彭元瑞序看,该书成于清乾隆年间,作者亦是乾隆时人。该书为长篇历史小说,所叙为春秋列国纷争故事。系就冯梦龙《新列国志》删改

  • 清河书画舫

    十二卷。明张丑(1577-1643)撰。张丑原名谦德,字叔益,后改名丑。字青甫、号米庵。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张丑善鉴藏,知书画。除此书外还著有《真迹日录》、《法书名画见闻表》、《南阳法书表》、《清

  • 诗经集解辨正

    不分卷。清徐天璋撰。徐天璋字睿川,江苏泰州人。《诗经集解辨正》大致依据《左传》和《史记》等书,驳正毛朱两人对《诗经》的训释,几乎完全推翻了旧案。甚至说诗经三百篇不仅没有淫风,而且也没有民风。是书先列《

  • 文雅社约

    一卷。附录 一卷。明沈鲤(1531-1615)撰。沈鲤字仲化,号龙江,归德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神宗为太子时,沈鲤为东宫讲官,甚蒙恩眷。即位后,进编

  • 三国志辨误

    三卷。不著撰人名氏,也不详时代。据苏州府志记载,陈景云,字少章,吴江县学生,长洲人,少年时跟何焯游,博通经史,长于考订。所著书共九种,其四为《三国志校误》,似即此书。《三国志辨误》一书纠正陈寿《三国志

  • 黄公说字

    无卷数。清顾景星(1621-1687)撰。景星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明贡生,康熙己未(1679年)荐举博学鸿词,以病辞。记诵淹博,以诗文著称,著作尚有《白茆堂集》、《读书集论》等。顾

  • 加减灵秘十八方

    见《灵秘十八方加减》。

  • 香乘

    二十八卷。明周嘉胄撰。周嘉胄,字江左,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香乘》。是书初成于万历戊午(1618)年间,当时全书只有十三卷,书前有李维祯序言一篇。后来,作者认为是书简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