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要义

五经要义

① 一卷。清宋翔凤(见《五经通义》)辑。此书《隋志》及《两唐志》俱著录五卷,《隋志》不题撰人名氏,《两唐志》题汉刘向撰。翔凤辑本从《隋志》。所辑各条,除“社必树之以木”、“笏所以记事”、“笏者臣见于君”、“地有九州”四条,其余俱不注明出处。有“笏所以记事”、“者舜之所制也”、“地有九州”三条,为洪颐煊辑本所无。“春秋说题辞”一条,洪辑本收在《五经通义》中。有《浮溪精舍丛书》本。② 一卷。雷次宗(?-449)撰。王谟(详见《圣证论》条)辑。雷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南朝宋著名的经学家、隐士。据《南史·雷次宗传》记载:“少入庐山,事沙门慧远,笃志好学,尤明《三礼》、《毛诗》,隐退不受征辞。”元嘉十五年征至都下,于鸡笼山设馆授徒,不久在钟山西岩下筑“招隐居”,给皇太子、诸王讲《丧服经》。元嘉二十五年(449),卒于钟山。《隋志》题雷氏撰《五经要义》五卷,《唐志》亦作五卷。诸书引《要义》,皆不著撰人名氏。余萧客《古经解钩沉》,以其序次排在刘向《五经通义》之下,于是认为是刘向所作,可谓荒谬。王谟认为雷氏即雷次宗,引《莲社·高贤传》:“雷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博学明诗礼,入庐山,预莲社,与宗炳等并执承旨。慧远法师后著《义疏》首称雷氏。宗炳寄书责之曰:‘昔与足下面受于释和尚。今便称雷氏耶?”慧远法师称“雷氏”,但不能据此认为是次宗之定称。而《隋志》称“雷氏”,很可能已佚其名。王谟仅凭此所考,只能备作一说,未为定论。王谟辑《五经要义》一卷。所辑分别为,《后汉书注》一条,《北史》一条,《隋志》一条,《世说新语注》一条,《文选》二条,《类聚》六条,《初学记》七条,《书抄》二条,《通典》一条,《御览》三条,首有序录。收入《汉魏遗书抄》。③ 一卷。题雷氏撰。马国翰(详见辑《五经通义》条)辑。同王谟辑本比较,增引“终南山长安南山也”一条,摘自《初学记》;“今人谓社神为公社”一条,摘自《书抄》;“先农立坛”一条,摘自《通典》;“太庙经为太室”一条,摘自《类聚》;“周礼大驭掌王玉路”一条,摘自《后汉书注》;“昏暗也”一条,摘自《文选注》;“箎以竹为之”一条,摘自《书抄》;“冠嘉礼也”条下,增引孔子曰“正其衣冠”五十字;“笏所以记事”条下,增引“笏者臣见于君”十一字;又“王者受命”条,全同王谟所辑;而王谟只引《初学记》,马国翰兼引《太平御览》、宋敏求《长安志》;马解说“裼袭”“彤管”,详晰而有古代情趣,大概承传汉人遗说。马国翰所辑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此书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猜你喜欢

  • 读易汉学私记

    一卷。清陈寿熊撰。惠栋曾著《易汉学》,论述汉儒说易源流,但作者认为惠氏著作于汉学源流方面虽略具规模,但考证实疏。于是作此书以补正之。比如惠氏认为朱子解释《周易参同契》中的“二用”即用九用六是错误的,而

  • 夏小正集说

    四卷。《存说》二卷。《集说补》一卷。清程鸿诏(生卒年不详)撰。程鸿诏,字伯敷,号黟农,安徽黟县(今地名同)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官至江苏候补知府。是书前后并有自叙。是书取秦汉以来诸先儒之言

  • 经典释文考证

    十卷。清卢文弨撰。卢文弨生平见“重校方言”。卢氏校刊《经典释文》之后,别为《考证》,学者赞为精审。《考证》附于抱经堂本《经典释文》之后。

  • 深衣考误

    一卷。清江永撰。作者生平详见“仪礼释宫增注”一条。是书因深衣之制众说纷纭,乃据《玉藻》之文,以考证诸家之误。如谓深衣三祛、缝齐信要、衽当旁云如裳前后当中者,为襟、为据,皆不名衽。惟当旁而斜杀者乃名衽。

  • 孔子家语

    十卷。魏王肃(195-256)撰。王肃字子雍,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官至中领军散骑常侍。曾遍注群经,不分今古之文,对各家经义加以综合。长于贾逵、马融之学,唯不喜郑玄之说。故杂取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

  • 檀几丛书

    一百五十七种。清王晫、张潮(详见《遂生集》《昭代丛书》)同编。所谓檀几,据凡例说:古有七宝灵檀几,几上有文字,随意所及,文字辄现,今书中为经史子集,为礼节大端,为家门训戒,为土物琐屑,种种毕具,有意披

  • 镫窗丛录

    五卷。清代吴翌凤(生卒年不详)撰。吴翌凤字伊仲,号枚庵,吴县(今江苏东南部)人。嘉庆生员,好学,精于诗,著有《吴梅村诗集笺注》、《与稽楼丛稿》、《唐诗选》、《怀旧集》等书。此书是作者的札记,没有一定体

  • 客问

    一卷。明黄省曾(详见《西洋朝贡典录》条)撰。此书共一卷,十五则,体例采取客问己答的形式,篇幅较短。书中内容有牵强附会和错误之处,如“论解州盐池”条以及论“月星不借日光”等条。其论人事诸条,大多为愤时嫉

  • 后汉公卿表

    一卷。清练恕撰。练恕,广东连平州人。练廷璜之子。练廷璜序中载记,练恕幼年很聪明,九岁能读《汉书》,十一岁作《后汉书公卿表》。很勤奋,寒暑不间断,经三次易稿而成。后来得了喀血病,父不许他再看书,他仍然找

  • 御定历代赋汇

    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二十二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编。生平见《御选唐诗》条。此书认为赋自屈原、宋玉以来,即与诗别体。自汉迄宋,文质递变,格律日新。元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