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通论

五经通论

① 一卷。束晳(约261-303)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束晳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北)人,西晋经学家、史学家。曾作《玄居释》以明志,阐述“道无贵贱”,“守分任性”的观点,深受张华推崇。元康中,任司空张华属官、佐著作郎、博士尚书郎等职。元康元年(300)赵王辅政,召为记室。束晳托病辞职归里,广教门徒。晳卒,元城市里为之废业,门生故人立碑墓侧。束晳才学广博,《诗经·小雅》中有“笙诗”六篇,有声而失辞,乃补作《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等六篇,称《补亡诗》。太康时汲郡人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古文十车,是魏国史书(史称“汲冢书”),但文已残缺,且为古文,束晳辨析其义,皆有义证。还草创《晋书帝纪》、《十志》;又著有《三魏人传》、《七代通记》、《五经通论》、《发蒙记》、《补亡诗》和《文集》数篇。《隋书·经籍志》载《晋著作郎束晳集》七卷。已佚。明张溥辑有《束广微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晋书·束晳传》载其著作《五经通论》,而不载于隋唐二志。《册府元龟》、《经义考》虽列其书目,却不详载卷数,且别无考证,盖遗佚已久。王谟从《通典》中抄得二条,《初学记》一条,合为一卷。列为“五经总义类”中的一家,以资治经参考。收入《汉魏遗书抄》。② 一卷。束晳(见王谟辑《五经通论》条)撰。马国翰(详见《五经通义》条)辑。据杜佑《通典》引四节,又引其《与步熊问答》五节,皆阐明“礼服”的含义,再从《春秋正义》引二节,合为一卷。《诗经》中《桃夭》、《摽有梅》二篇和《周礼》中“春会男女”,他认为是说“昏姻不限时”,最切合情理。“夏封诸侯”他认为是“王据月令以非祭统,郑宗祭统而疑月令”,未见有得。又《左传》“五父陀”,司马迁在《史记》中分为二人,他认为是错误的,确有见地。与王谟辑本比较,只两条同;王谟引《初学记》:“男子十六可娶,女子十四可嫁”一条,马国翰未采录。此书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猜你喜欢

  • 樊绍述集注

    二卷。清孙之騄编汇。孙之騄字子骏,浙江仁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康熙五十年(1711)前后在世。贡生,雍正间官庆元县(今浙江)教谕。樊宗师(?-819)字绍述,河中(今山西永济)人。樊宗师之文见称于韩愈

  • 七经掌诀

    一卷。清孟超然(1731-1797)撰。超然字朝举,号瓶庵,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乾隆二十五年二甲进士,累官至吏部郎中。后典试广西,督学四川,廉正不阿,遇士有礼。以亲老告归,杜门却扫,潜心著述,主持鳌

  • 金华府志

    三十卷。清张荩修,沈麟趾纂。张荩字敬庵,三韩人,康熙十年以内国史院中书,出任金华府知府。金华自宋、元时有志,后均未流传于世。明成化时,始定府名,郡守周宗智为府志二十卷。万历时郡守王懋德续前三志。《金华

  • 郁仪楼集

    五十四卷。明邹迪光(1550-1626)撰。邹迪光,字彦吉,号愚谷。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除工部主事,历员外郎,出为黄州知府,官至湖广提学副使。年四十即罢归,筑室惠山,多与文士

  • 易一贯

    六卷。清吕调阳撰。吕调阳,彭县人。此书卷首为图说,除收入河图洛书等旧图之外,又收入自创的“则图画卦”、“则书定位”、“范围昼夜出入”、“分至朔望生生”诸图。卷一至卷四为上下经,卷五为系辞以下诸传。他认

  • 汪彦石所著书

    二种,二卷。清汪献玕撰辑。二种为《禹贡锥指节要》一卷、《夏小正传》一卷。两种均为经学著作。其中《禹贡锥指节要》,本书有专条介绍。两种均用为家塾教学童蒙。有同治年间群玉斋刻本。

  • 易辨

    一卷。明丰坊(详见《古易世学》条)撰。该书认为孔子授《易》给商瞿,将《文言》诸传中凡“何谓也”都当作商瞿问辞,“子曰”以下皆为商瞿所录夫子答辞。又把周公爻辞叫做“易系”。至于筮法,他认为彖专为卜,系专

  • 馆陶县志

    十二卷。清赵知希纂修,张兴宗增修。赵知希,字大音,安徽泾县人。出身举人,雍正三年(1725)任馆陶县知县。张兴宗,字肯堂,浙江鄞县人,雍正十三年(1735)任馆陶知县。雍正五年(1756)“诏修直省通

  • 少阳集

    十卷。宋陈东(1087-1128)撰。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今江苏镇江市)人。东以贡入太学。钦宗时,曾上书论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梁师成、朱勔六人为六贼,请诛之以谢天下。李纲被罢官时,曾率诸生伏宣

  • 小学稽业

    五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此书是作者根据朱熹《小学》改编而成的一部封建正统的儿童教育课本。作者在《序》中说明了其改编的目的:“朱子小学所载天道、性命……诸条皆非幼童事,且无分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