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蠡测

仪礼蠡测

十七卷。清韦协梦撰。生卒年不详。协梦字云吉,安徽芜湖(今安徽省东南部)人,乾隆甲午举人,官知县。协梦曾经搜集郑注、贾疏以及朱子、黄干、杨复、敖继公诸家学说,刻成《集解》一书,随后因为征引太繁,省略作《章句》十七卷,以后对其进行校勘、参订,抄撮成此编。前面有乾隆辛丑自序及壬寅翁方纲序。今天,《集解》一书已无法见到,《章句》也只能看到方纲的序(见《复初斋文集》,大概没有刊行。是书不崇尚引证,意在空隙处推求。凡是同一件事而意思不明确的,或者用本经的其他篇,或者用本篇的上下文来互相比附,结果是有得有失。譬如《乡饮礼》主人坐取觯于篚节,谓《乡射礼》主人奠觯辞降,下面有“宾对东面立主人坐取觯洗”十一字,应当认为《乡射》是正确的。《乡射》主人卒洗节及宾卒洗节,都认为此洗爵之礼,应当以为《乡饮》是正确的。还有宾升实爵节,认为宾既降盥,必然升而实爵,《乡饮》文略,应当认为此经是正确的。《大射》设洗于阼阶东南节,以为《燕礼》设洗篚于阼阶东南当东霤,此文省略,应当以为前者是正确的。还有“媵爵者皆退反位”七字及“宾告于摈者请旅诸臣”十六字,都认为《燕礼》无此,应当认为此文是正确的。以上所说的都可以依从。其余的凡是谈到互备互文互见的也应当这样,亦符合说经之法。不引《乡射》之反位东面揖,来证明《大射》之反面揖为东面。不引《燕礼》、《乡射记》之上射退于物一笴,既发则答君而俟,来证明《大射》之公既发为公先发。不引《乡射记》文驺虞五终,《燕礼记》之下管新宫笙入三成,来证明《大射》鹿鸣三终,不歌四牡皇皇者华,犹之驺虞新宫皆只歌一诗以为节,而反于郑注多异说,是他篇之可取证者尚有漏略,而《乡射》主人朝服乃速宾,郑注:射宾轻也,戒时玄端。这里认为《乡射》虽然先行《乡饮酒》之礼,而其礼宾轻于《乡饮》。此经戒宾不言朝服,至速宾始言,因此用朝服差之。而知戒服玄端,乃认为自立司正以前都是《乡饮礼》,则戒宾之服自然相同。是妄欲以《乡射》同诸《乡饮》。大射司射倚扑于阶西节,“初”二字,这为初射时自阼阶下请,再射时升堂而后请,如初者认为如其初射,不如其再,乃疑为应当写作公许,传写者因为三射多言如初而致误。则真欲逞臆以改经,这是十分错误的。至《大射》乐正命大师曰奏狸首,郑注:《射义》所载《诗》日曾孙侯氏是也。这与乐时会之义相合,即与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之义相合。其诗又见《大戴礼·投壶篇》,因此郑据以为说,乃认为《射义》是后人附会的,以为狸首应与驺虞采蘋相类。如果一定拘拘以射为辞,而不知道驺虞未尝不言射,抑也不足为辨。《燕礼》主人洗升献工一人拜受爵,贾疏:不辨大师与众工,皆为之洗。此说十分正确。大概洗非为已一人洗,而辞洗受爵,一定使一人主之,通礼应当这样。观《乡饮》、《乡射》并云主人洗升实爵献众宾,众宾之长升受者有三人,而《记》并云众宾之长一人辞洗,那么可知其礼非关于一人,乃根据拜受爵句,以为洗也一人,这又是拘泥于上下文而造成的过失。然于乡饮坐取爵于西楹下,认为乡射礼坐取爵于序端,而此取爵于西楹下者,彼无介,主人古阼阶上受宾酢讫,把爵放在序端,因此就在序端取之此有介,主人在序端取爵献给介后,而在介右受介酢讫,于是把爵放在西楹南,因而在西楹下取之。西楹下就是西楹南。分别的十分清楚。《乡射》三耦拾取矢节,以为三耦拾取矢,是题下事,下面就序其事而言之,与前一人洗举觯于宾同意,深得古人属辞之例,《燕礼》序进盥洗角觯,升自西阶,序进酌散,交于楹北,认为前言序进,是以序而盥。后面言序进,是以序而酌。先者既洗后,应当退立在阶下而立,等到后者既洗后,与之以序而升。升时也是先者升三等,后者以之,这足以纠正敖氏先者既洗即升立西阶的过失。凡是象这类情况,也是礼家所取资的。若夫《大射礼》下射进坐横弓节,谓敖氏横弓之说,详见《乡射礼》,而本书不载入,此必定在《集解》或《章句》内,今撮录为此。此书有道光乙巳带草轩本。

猜你喜欢

  • 周易浅玩

    二卷。清李宗澳撰。李宗澳,临川人。此书上卷为上经,下卷为下经,在诠释经文时,仿程传体例,只释六十四卦。李氏治易,反对抄袭旧解、陈陈相因的做法,因而在经说中能够直抒己见,不尽循旧诂。如在解释“同人伏戎于

  • 衡门集

    十五卷。明郑履淳(约1578前后在世),编,其子郑心材(约1590前后在世)续成。郑履淳,字叔初,海盐(今属浙江)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郑心材,字敬仲,号思泉。生卒年不详。

  • 含芳馆诗草

    一卷。清严澂华(1840-1869)撰。严激华,字稚芗,浙江桐乡人。诗人严永华之姊。云南顺宁知府严廷珏之长女。此书与其兄严谨清所著《啸楼诗钞》附在一起成合刻本。是其妹严永华所刻。共收诗八十首。书后还附

  • 淮南子正误

    十二卷。清陈昌齐(1743-1820)撰。昌齐校订诸子,有《秋正误》、《刘子正误》等,而其中尤以《淮南子正误》为最详。昌齐校订《淮南子》,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版本校者。如《俶真训》“莫先见其

  • 瑞阳阿集

    十卷。明江东之(?-1599)撰。东之字长信,安徽歙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著有《瑞阳阿集》。明代别有洗马江朝宗字日东之,或混为一人,是不对的。东之曾筑室于瑞金山中,

  • 陶诗汇注

    四卷。清吴瞻泰撰。吴瞻泰字东岩,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陶潜诗注汇集,共四卷,成书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首卷载宋吴仁杰、王质二家年谱,末卷附诗话百余条。集中诗注则采宋代汤汉、元代刘履、明代

  • 遍地金

    四卷。即《五色石》的前四卷。内容见《五色石》。本衙藏板本,藏大连图书馆。

  • 广雅堂诗集

    四卷。清张之洞(1837-1909)撰。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河北南皮人。同治进士,历任两广、湖广、两江总督。锐意新政,是清末洋务派首领。光绪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卒溢文襄。张之洞以词章之

  • 衡门晤语

    六卷。明潘京南撰。京南自号寿栎生。新都(今属四川)人。生卒事迹不详。该书是一部记述古今隐逸之事的专书。分为前、后、续、别四集。前集收广成子之下七十五人,自上古至魏。后集自晋至元,收孙登以下七十五人。续

  • 太极图说遗议

    一卷。清代毛奇龄(1623-1716)撰。毛奇龄见《春秋占筮书》条。此书专为辨析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思想渊源而作,认为周敦颐《太极图说》一传自道士陈抟,一传自僧人寿涯。其所传的图原是魏伯阳《参同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