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释官

仪礼释官

九卷。清胡匡衷撰。匡衷另有《畿内授田考实》,已著录。书首自序称:“周官三百六十,皆纪天子之官,而诸侯之官弗传。春秋列国之官,莫详《左氏传》,而往往出东迁后,不尽可据。惟《仪礼》制自周公,燕射聘食诸篇,皆诸侯之礼,而官名与《周礼》或异或同,因而考之”,“取注疏之说,究其得失,略者补之,疑者正之,又复搜取诸经所载列国官制,编附于后”。书凡九卷,卷一为见于《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诸官;卷二为见于《燕礼》诸官;卷三为见于《大射仪》诸官;卷四为见于《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诸官;卷五为见于《士丧礼》、《既夕》、《士虞礼》诸官;卷六为见于《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诸官;卷七、卷八为侯国官制补考上下;卷九为侯国职官表。胡氏对见于《仪礼》之侯国官名,分别胪列,依次诂释,而于同名异职之官名,皆能疏通证明。但《仪礼》诸篇之官本随礼随事而见,并非专纪职官之书,不当尽以为据。有嘉庆丙子(1816)刊本、《皇清经解》本、同治己巳(1869)研六阁重刊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占筮书

    三卷。清毛奇龄撰。书名“春秋”为摘取《左氏传》所记载的占筮,以阐明古人的易学。因此此书实为《周易》之作,而不是为《春秋左氏传》而作。自汉代以来,谈占筮者不只一家,然而取象玩占存于世且可验证的,没有比《

  • 清嘉录

    十二卷。顾禄撰。顾禄,字铁卿,江苏吴(今江苏苏州)人。其书是取西晋陆机“吴趋行土风清且嘉”之句为名,以夸耀其乡里习俗。所记多吴中风土、习俗,与节令未必相涉。有道光庚寅(1830年)刻本,但流传甚少。

  • 天台无见睹和尚语录

    二卷。元代释先睹(生卒年不详)撰。先睹,俗姓叶,字无见,为天台显族。自幼资性秀颖,嗜书如命,过目成诵。父母素望他儒业成家,光宗耀祖。只因沙门东洲善公预示其孩童“此法器宜无滞”,感动其父母,遂诺先睹出家

  • 书畴彝训

    一卷。明蔡悉撰。其生卒年不详,约明嘉靖、万历间在世。悉字士备。安徽合肥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常德推官,后擢南京吏部主事,累官南京尚宝卿,移署国子监。悉高风亮节,为官清廉,淡于功利,体恤民

  • 青溪笑

    清蓉鸥漫叟撰。作者约乾隆年间人,生平不详。此书为杂剧集。作者自序称“性爱填词,往往为小乐府。稿甫脱,即为人持去。己未秋客白门,羁邸无聊,取青溪近事之可供谈噱者各填一曲,共成十六曲,总称《青溪笑》。言情

  • 花县志

    四卷,清王永名修,黄士龙、黄虞纂。王永名,字应五,满洲正红旗人,例监,官知县,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三水县调任花县知县。此志是诏谕修《一统志》,宪檄郡县修志,知县王永名奉命纂修,于康熙二十六年(1

  • 赐闲堂集

    四十卷。明申时行(1534-1614)撰。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第一,授编修,万历中,累官吏部尚书,继张四维为首相,谥文定。著有《书经讲义会编》。是

  • 朋寿堂经说

    六卷。清末邹寿祺撰。寿祺字景叔,海昌(今浙江海宁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曾师从经学家俞樾。所著之文多见于《诂经精舍》八集,皆三十岁以前所作。此书解《易》《书》一卷,《诗》、《仪礼》一卷,《周礼》一

  • 面城精舍杂文

    二卷。清罗振玉(1866-1940)撰。罗振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浙江上虞人,后迁居淮安。清末任学部参事。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图谋复辟清朝,后又积极参预制造伪满洲国的汉奸活动。

  • 山海经广注

    十八卷。清吴任臣(详见《十国春秋》)撰。此书是《山海经》的又一注本,较之晋郭璞《山海经》注本,在名物、山川、道里、训诂等方面有所订正,但引据繁琐,枝蔓臃肿,不甚可取。有《四库全书》浙江巡抚采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