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

四十一回。署“燕北闲人著”,今已知作者为晚清文康。文康(1798-1872)是满族镶红旗人,姓费莫,字铁仙,号晋三,出身于显贵世家,自己也做过几任官,晚年家道中落,“块处一室,笔墨之外无长物”,著此书以悼记逝去的盛世,希冀家业振兴。该书为长篇小说,原书五十三回,今存四十一回,又名《侠女奇缘》。叙何玉凤(侠女十三妹)、张金凤二女与秀才安骥(龙媒)历尽周折结为金玉良缘的故事。作者立足于封建正统观念而宣传“忠孝节义”的创作主旨比较鲜明,安骥是他这种理想的化身,因其恪守名教正道,历难不改,最后终于位极人臣,夫贵妻荣,心愿皆遂。虽然作者正面颂扬清王朝的太平盛世,“人间尧舜在上,仁风化雨所被”,但客观上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腐朽。小说中让读者实际看到的是官吏的贪赃枉法、相互倾轧和道德败坏,安骥和十三妹何玉凤的父亲都是在这个污浊的官场中被赃官陷害的。受当时流行的武侠小说影响,该书安排了一个武艺超群、嫉恶如仇、刚毅豪爽的侠女十三妹形象,赖她的帮助,安骥才得以保全性命,最后中榜登第。实际上十三妹的侠女光彩已盖过了理想人物安骥。张金凤、安学海、邓九公、张太太等人物也分别有其鲜明个性。但后半部分十三妹成了一个安于妇道的贤妻,唯以激劝丈夫安骥苦读求功名为自己价值实现,则又使其性格前后分裂,流于俗套。该书用北京口语写作,流畅生动,诙谐风趣,描绘人物尤显生动。情节则较松散,安学海的大段陈腐说教和作者的议论也显枯燥无味。在晚清小说史上,该书有一定地位。现存最早版本为光绪四年(1878)北京聚珍堂活字本。另有光绪六年(1880)“还读我书室主人”评点本,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蜚英馆石印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苏报馆铅印本,题《侠女奇缘》。三四十年代上海有排印本多种。今本有198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重印本,题《侠女奇缘》;西湖书社1981年、上海书店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齐鲁书社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亦出版此书,均题《儿女英雄传》。

猜你喜欢

  • 樊榭山房集外诗

    一卷。清厉鹗(1692-1752)撰。厉鹗(生平详见《樊榭山房文集》条)已著录。此集为《樊榭山房集外诗》。辑入的诗作有:《读史十首》、《永兴寺》、《徂徕山》,《题新修云林寺园为臣涛和尚作一百韵》,《古

  •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 瑞竹亭合稿

    四卷。清王愈扩、王愈融合撰。王愈扩字若先,泰和(今江西)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愈融字侣新,终为诸生。弟兄二人皆从魏禧游。此稿所录为王氏兄弟之文,凡四卷。初刻毁于兵火,后愈融子王元坤于建昌梁份处

  • 大学发微

    二卷。刘次源撰。是书首有刘次源自序,次以经传分篇释例。卷一为《大学》经,卷二为《大学》传。传又分《诚意篇》、《正修篇》、《修齐篇》、《齐治篇》、《治平篇》。《戴记》本无经字,也无传某篇字,特为标出,以

  • 乡射礼集要图说

    一卷。明傅鼎撰。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根据自序,题曰“弘治甲子署华亭学教事三山傅鼎”。其事迹可考者如此。案:刘琬守松江,有志礼乐,修射圃,制射器,命令傅鼎著成是书。傅鼎收辑旧闻,省略其戒宾献酬之节,增入《

  • 诗纬集证

    四卷。清陈乔枞撰。陈乔枞字朴园,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其父陈寿祺亦是经学家,陈乔枞传其父辑佚之学,续成《今文尚书经说考》、《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等,辑撰各书,收入《小琅嬛馆丛书》,又名《左海续集》。陈

  • 万花楼

    全名《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演义》、《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清李雨堂撰,李雨堂生卒年不详,亦称西湖散人,其生平已无可考。狄青、包拯及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久已流传

  • 清秘述闻补

    二卷。清钱嘉福(详见《清秘述闻续》)撰。作者曾据《清秘述闻》体例编成《清秘述闻续》一书。后因宗室乡会试题目及首名,以及奉天府府丞例兼学政事,为《清秘述闻》所未载,故合王家相(详见《清秘述闻续》)等所辑

  • 唐文续拾遗

    十六卷。清陆心源(1834-1894)辑。生平详见《唐文拾遗》(辞目)。此书为《唐文拾遗》之续编。凡十六卷。《唐文拾遗》行世之后,陆心源又陆续得唐文三百余篇,厘为十六卷。上自朝廷诰敕、以及碑铭序记之文

  • 读易私言

    一卷。元许衡(1209-1281)撰。许衡字平仲,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幼家贫嗜学,从姚枢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氏之书。宋宝祐二年(1254年),元世祖召为京兆提学。中统元年(1260年),世祖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