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宋陈普(1244-1315)撰。陈普,字尚德,号惧斋,宁德(今福建)人。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尝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学者称石堂先生。此本以浑
不分卷。清黄玉蟾撰。玉蟾字芬桂,江苏太仓人,曾辑有《战国纪年》一书。此书纪年采用《通鉴纲目》,但以为《通鉴纲目》还有不少缺漏,就取《史记》各世家、表、传以及《战国策》一书中纪年、诸子书中有关资料来补充
十五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至正十七年,赵汸完成《春秋集传》初稿,因《礼记》“比事属辞,《春秋》之教也”之语,悟《春秋》之义在于比事属辞,又重新推究孔子笔削之旨,著为此书。赵汸《东山集》有《
五卷。南宋吴棫撰。吴棫(约1100——1154)字才老,建安(今福建建瓯县)人,祖籍同安(今安徽潜山县)。重和元年(1118年)进士,召试馆职不就。绍兴中为太常寺丞,因替孟忠厚草表触犯秦桧,被罢职。后
八卷。宋吕颐浩(?-1139)撰。吕颐浩,字元直,乐陵(今山东乐陵县)人。进士出身。累官为太府少卿、直龙图阁、河北转运副使,升侍制徽猷阁,都转运使。高宗时,知扬州,进户部尚书。建炎三年(1129),拜
十五卷及二十五卷。清翟灏撰。乾隆间无不宜斋所刊《通俗编》,三十八卷,并明分门目,为定本,已著录。此系是书初成之本,刻入《函海》,乾隆本、道光本作十五卷,光绪本作二十五卷,另有《丛书集成》本,亦作二十五
见“曲韵骊珠”。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① 七卷。清王夫之(生平事迹详见《周易稗疏》条)撰。其所著《周易内传发例》中称,乙未于晋宁山寺始为外传。乙未为顺治十二年(1655)。自谓“外传以推广于象数之变通,极酬酢之大用。”其时,王夫之从永明王
一卷。明李贵撰。贵字廷良,丰城(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嘉靖进士,改庶吉士。初,李贵曾编次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的事迹成《程明道郡邑政绩》一卷。该书即在此书基础上增加了周敦颐、张载、朱熹,陆九渊四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