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本春秋经传集解
四卷。晋杜预(详见《春秋经传集解》条)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甘肃敦煌县南千佛洞佛龛坍塌,很多古写本及古书暴露于外,其中有《春秋经传集解》六朝写本二卷,唐写本二卷。包括僖公五年、僖公二十七年至三十三年、昭公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定公四年至六年。上虞罗振玉将其影印入《鸣沙石室古籍丛残》中。由于此写本较古,可以校勘今本之误,很有价值。
四卷。晋杜预(详见《春秋经传集解》条)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甘肃敦煌县南千佛洞佛龛坍塌,很多古写本及古书暴露于外,其中有《春秋经传集解》六朝写本二卷,唐写本二卷。包括僖公五年、僖公二十七年至三十三年、昭公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定公四年至六年。上虞罗振玉将其影印入《鸣沙石室古籍丛残》中。由于此写本较古,可以校勘今本之误,很有价值。
不分卷。清代卢文弨(1717-1796)撰。卢文弨见《抱经堂丛书》或《抱经堂文集》条。此书是作者所撰《群书拾补》中的第二十八种。《风俗通义》一书宋代时就已残缺不全,错误也较多。卢文弨根据他所能见到的元
三十八卷。清翟灏(?-1788)撰。翟灏字大川,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进士,官金华教授。《通俗篇》是翟灏的一部杂考之作,采集俗语、成语、方言词语等五千余条,分天文、地理、时令等,分别考辨语义,
十卷。清孟广均原纂,陈锦、孙葆田重纂。广均山东邹县人,为孟子七十代孙,世袭五经博士。明代史鹗曾撰为《三迁志》,记孟子事迹、世系及历代祀典等。其后明胡继先、吕元善及清孟衍泰皆有纂修,至广均再修,仅成草稿
六种,十卷。清王葆心(1864-1944)编。王葆心,字季芗,别号晦堂,湖北罗田人。光绪年间举人。历任礼学馆纂修、学部主事、礼部郎中等。民国时任北京图书馆总纂、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等职。著作有《古文辞通
十三卷。清任启运(1670-1744)撰。启运字翼圣,居近古钓台,也称钓台先生。江苏荆溪(今宜兴)人。雍正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乾隆时历官中允、侍讲学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官至宗人府府丞。精理学,宗朱熹
一卷。清张夏编。张夏字绍秋,明清之际无锡人,曾主讲东林书院,著有《洛闽源流录》等。谱主堵允锡(1601-1649),字锡君,又字仲缄,江苏无锡人。崇祯进士。曾任长沙知府,南明隆武时授湖北巡抚,与农民起
五卷。明黄克晦撰。黄克晦,字孔昭,号吾野,福建惠安人。生卒年不详。克晦少时善画,《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列之画家传中。其诗有《金陵游稿》、《匡庐集》、《北游草》、《金台诗》、《宛城集》、《五羊草》、《西山
一卷。宋晏几道(1031?-1106?)撰。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他出身宦门,但不肯攀附权贵和趋从时俗,性情孤傲耿介,所以仕途蹇仄,曾被牵连审查。本书存二百五十余阙;
一卷,清松筠纂。松筠(1752——1835),字湘浦,玛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考授理藩院笔帖式,后充军机章京,乾隆帝以为能,擢内阁学士、兼副都统,乾隆五十年(1785)为库伦办事大臣,五十九年(179
六十二卷。清黄宗羲(1610-1695)编。《明文授读》为明文总集,于清康熙年间刊刻行世。集前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徐秉义序,其门人张锡琨序,其子黄百家序及黄宗羲《明文案》原序。据徐秉义序称,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