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刘宾客文集

刘宾客文集

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刘禹锡(公元772-842)撰。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贞元九年(793)进士,后又登博学宏词科制举。贞元十一年(795),登吏部取进士科,授太子校书。诗人、散文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官至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卒后赠户部尚书。永贞元年(805)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为司马,是史称“八司马”之一。他自幼聪敏好学,博学多才,精通医药学,擅长书法,是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散文创作和哲学思想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诗在唐代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极为服膺。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明杨慎说:“元初以后,诗人全集之少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其诗入选及人所脍炙不下百首矣。”大和五年(831)十月,文宗派他去担任苏州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他到任后,深入民间,询访疾苦,了解灾情,申报朝廷。在获得朝廷同意后,开仓赈饥,并宣布免除赋税徭役。这两条措施,使人们安定下来,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著有《刘禹锡集》、《刘宾客诗集》、《传言方》等。刘禹锡推崇杜甫诗,曾自称“鄙夫之言”,有愧于杜公”(《云溪友汶·中山海》)。其亦重视民歌,是受到屈原启发,学习写《竹枝词》则是受到杜甫的启发。其艺术思想讲究精炼,不主浅露而强调含蓄。其艺术风格是:取境优美、精炼含蓄、流畅自然。柳宗元说:“文隽后膏,味无穷而炙愈出”(刘禹锡《犹子蔚适越戒》引)。刘禹锡的诗文艺术价值,在于经受住时间考验,他的诗文,一千多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特别是他学习民歌、探索诗歌发展方向的精神,对今人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后来不同朝代,不同诗人、文学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刘宾客文集》又名《刘梦得文集》、《中山集》,据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原本四十卷,宋初散佚了十卷。宋敏求搜集刘禹锡的遗文遗诗,辑为《外集》十卷。但《外集》所搜罗的作品中,无皮日休所见到的“回文、离合、双声、迭韵”等“杂体诗”,亦无赵明诚所见到的《唐殿中侍御史韦翃墓志》,目前所见到的三个宋刻本是:一是,清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莽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编次是先赋,次文,后诗,与《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本相合。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最完备的本子是《刘禹锡集》,是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朱征结一庐《剩余丛书》本为底本,又参以其他版本点校本。

猜你喜欢

  • 从先维俗议

    五卷。明管志道撰(详见《孟义订测》条)。此书共五卷,内容大要言往来交接之礼,亦即礼俗关于世教民彝之大者。前三卷均载事迹,第四、第五卷多为其讲学之语,理杂二氏,颇及垂世典要与出世密固,且明立三教主宾之说

  • 荷薪义

    八卷。明方大镇(生卒年不详)撰。方大镇字君静,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其父方学渐,一生潜心学问,博古通今,晚年专攻儒学,讲学于桐川。作者追述父训,及与同社诸人

  • 左传附注

    五卷。陆粲(1494-1551)撰。陆粲字子余,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经学家。嘉靖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挺劲敢言。曾因争张福达狱,下诏狱廷杖。不久又因草疏论张璁、桂萼,谪贵州都镇驿丞,迁永新知

  • 后梁春秋

    二卷。明姚士粦撰。姚士粦字叔庠,海盐(今属浙江)人,学问奥博、搜罗秦汉以来遗文,撰《秘册江函跋尾》各为考据,具有原委。另有《陆氏易解》、《后梁春秋》、《西魏春秋》等。《后梁春秋》即是记录五代时后梁的历

  • 磵东诗钞

    十卷。清欧阳辂(1767-1841)撰。欧阳辂原名绍洛,字念祖,号磵东,湖南新化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后屡试不第。道光二十一年(1841)卒,年七十五。欧阳聪慧,九岁补县学生员,尚清贫。博

  • 绣余续草

    五卷。清归懋仪撰。归懋仪,生卒年不详,字佩珊,江苏常熟人,巡道归朝煦之女,上海李学璜之妻,清代文学家。自幼喜吟咏,工诗词,诗画书法并称三绝。诗名遍及江浙间。诗人宋咸熙称赞曰:“近时闺阁中无此才也。”王

  • 古香斋袖珍板书

    十种,九百零三卷。清高宗敕辑。清乾隆十一年(1746),高宗弘历命刻袖珍板书十种,“古香斋”是弘历为皇子时读书之地,因以为名。所刻十种为:《资治通鉴纲目》二十卷、《渊鉴类函》四百五十卷、《御选古文渊鉴

  • 南河成案

    五十四卷,首二卷。不著撰人姓氏。考书中所辑之案牍疏奏之人,为齐苏勒、范时绎、稽曾筠、蒋炳、常禄等。皆雍正、乾隆间之大臣也。故当时河道浚治之事,皆出诸人之手,其成案亦诸人商榷而定。《南河成案》清刻本。此

  •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五十卷。隋巢元方(约550-630)等撰。巢元方,隋大业中太医院博士,余事不详。隋大业六年(610),巢元方奉诏主持修成《诸病源候论》。此书又名《诸病源候总论》,《四库全书》题《巢氏诸病源候总论》,简

  • 春秋疏略

    五十卷。清张沐(详见《周易疏略》)撰。作者认为《春秋》经文出自鲁国史书,《左传》则是孔子所作;他说:孔子抽取鲁史,尊奉为经,而将不能奉为经典的有关内容按年月顺次附录于经文左侧,并命名为“左传”。这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