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博物志

博物志

十卷。晋张华(232-300)撰。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人。西晋文学家。张华少孤苦贫穷,曾以牧羊为生。魏末曾任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入晋后任黄门侍郎。晋武帝与羊祐等共谋伐吴,遭群臣反对,张华力排众议,以为势在必伐,后以平吴有功封广武侯。惠帝时,历任太子少傅、司空等要职。后因拒绝参与“八王之乱”,被赵王伦所杀害。张华博学多才,雅爱书籍,遇害后家无余财,惟文史典籍充实盈箧。工于诗赋,未知名时,曾著《鹪鹩赋》,寄托自己之志,阮籍读后赞曰:“王佐之才也。”后名重一时,晋之仪礼宪章多出其手。现存诗三十余首,原有文集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张司空集》传世。据王嘉《拾遗记》卷九,言张华:“捃采天下遗逸,自书契之始,考验神怪,及世间闾里传说,造《博物志》四百卷,奏于武帝。”晋武帝司马炎认为书中“记事采言,亦多浮妄”,删为十卷。所记皆异境奇物及古代琐闻杂事,有重见于《列子》、《搜神记》、《抱朴子》、《续齐谐记》等书者,疑是后人缀辑而成,已非张华原作。《博物志》内容记有山川地理、飞禽走兽、草木虫鱼、人物传说以及方士神仙故事,显示出它“博物”的特点,特别是那些全无故事性的杂考、杂物,又说明了它的芜杂。但它又记载了故事性很强的非地理博物性的传说,如《八月浮槎》、《东方朔偷桃》等,增强了它的小说性。鲁迅评价此书是“刺取故书,殊乏新意”,(《中国小说史略》)价值较小,因此《博物志》开始入杂家类(《隋书·经籍志》),两《唐志》改入小说家类。虽然如此,但《博物志》仍不失为志怪小说中独具特点的一种体裁,对后世也很有影响,形成文言小说的一个流派。今存宋周日用、卢氏注十卷本、明叶氏刊本、士礼君重刊叶氏本、龙溪精舍重刻本、《四部备要》本、《古今逸史》本、《广汉魏丛书》本、《格致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稗海》本、《快阁藏书》本、增订《汉魏丛书》本、《子书百家》本、又纷欣阁丛书本附(谱)周心如补二卷,又指海本、《丛书集成二初编》本附(清)钱熙祚辑逸文一卷、1980年中华书局《古小说丛刊》范宁校证本。

猜你喜欢

  • 群经音辨

    ① 七卷。北宋贾昌朝撰。贾昌朝(998-1065)字子明,真定获鹿(今河北获鹿县)人。天禧初,赐同进士出身,主晋陵簿。庆历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官至枢密使。英宗时,加左仆射,封魏国公,卒谥文元。《

  • 南山余集

    十六卷。清戴潜虚(1671-?)撰。戴潜虚,字褐夫,年五十七岁始高中一甲二名进士(榜眼)。书中后序称“垂老之年,构褐以死”,原因语焉不详。其仕履莫考,惟知其与桐城派开山祖方苞为挚友,且深为苞所敬服。文

  • 西来初地华林寺考访记

    一卷。清代葛定华(生卒年不详)撰。华林寺,旧名西来庵或西来初地,为广州佛教五丈丛林之一。相传,三藏法师菩提达摩自南印度泛海东来弘扬佛教,在此登岸,后来于此地建寺故有此题寺名。葛定华游观此寺,遂作《西来

  • 钟鼎篆韵

    七卷。元杨銁(生平不详)撰。杨銁字信文,临江(今江西清江)人。是书系夏商周彝器文字之汇编,依《唐韵》编辑而成。共采金石器物三百零八件,凡四千一百六十五字,计上平九百五十七字,下平六百八十二字,上声一千

  • 元诗纪事

    四十五卷。清陈衍(生平见《石遗室诗话》条)编。由于唐宋、金代诗均有纪事,而元代独无。清初顾嗣立所辑《元诗选》影响颇大。钱大昕想与之同步,故采各家诗文集、笔记与《元史》资料辑为《元诗纪事》。然而,《元诗

  • 刘公旦先生死义记

    吴下逸民撰,不著姓氏,不可考。该书记明末清初长洲刘曙以吴胜兆故被株连,为清巡抚王国宝所获,械送南京,洪承畴百计诱降,终不屈,从容就义。仅九百余字。现存《荆驼逸史》本。

  • 阅微草堂笔记

    二十四卷。清纪昀(1724-1805)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乾隆进士,由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早年讲考证之学,三十岁后以文章名天

  • 书画记

    ①六卷。清吴其贞撰。吴其贞,生平始末不详。字公一,徽州(今甘肃徽县)人。吴其贞嗜好书画,精于鉴赏,与书画收藏家往来频繁,得以广泛观阅书画真迹。凡是经他收藏或见过的书画,皆为之品题,对于书画的行款位置、

  • 峚阳草堂说书

    七卷。明郑鄤撰。鄤生卒年月不详,号峚阳,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天启二年进士,授庶吉士,崇祯中被温体仁诬告杖母不孝,被磔于市。此书包括《中庸说》、《大学意》、《论语咏》、《孟子略述》。皆崇祯十二年在诏狱

  • 安溪李文贞公解义三种

    四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安溪即今福建省安溪县,是李光地之原籍,文贞为李光地之谥号。该书所收三种为《离骚经》一卷附九歌一卷、《参同契注》一卷、《阴符经注》一卷。上述三种均收入《四库全书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