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正稿
六卷。明张信民(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张信民为渑池(今属河南)人。为孟化鲤的门人。传授王守仁的“良知”之学,从学者颇众。其门人冯奋庸等录其平日问答议论编为此书。清雍正四年(1726),渑池县知县王箴舆为其书校订,并刻刊行于世。
六卷。明张信民(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张信民为渑池(今属河南)人。为孟化鲤的门人。传授王守仁的“良知”之学,从学者颇众。其门人冯奋庸等录其平日问答议论编为此书。清雍正四年(1726),渑池县知县王箴舆为其书校订,并刻刊行于世。
一篇。清顾广圻撰。顾广圻(1770-1839)字千里,号涧薲,又号涧蘋,自号思适居士,晚年以字行。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嘉庆间诸生。其学得自江声,为时人推重,尤精校雠。尚著《说文考异》五卷、《思适
三十七卷。《延露词》三卷。《南淮集》三卷。清彭孙遹(1631-1700)撰。彭孙遹,字骏林,号羡门生,又号金栗山人,浙江海盐人。顺治十六年(1659),官中书舍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召
不分卷。清金人瑞(1608-161)撰。人瑞字若采,号圣叹,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自负其才,肆言无忌。尝言天下才子之书有六:一为《庄子》,二为《离骚》,三为《史记》,四为杜甫律诗,五为《水浒》,六为《
二卷。附读四书 一卷。清张瑛撰。瑛字退斋,江苏常熟(今同)人。是书系以书法解《论语》、《孟子》第一篇。首有张瑛自序及凡例,最关要旨者,如《论语》开篇,“孟懿了问孝”,“公山弗扰以费畔”,至《孟子》一书
四卷。明唐鹤征(1538-1619)撰。鹤征号凝庵,江苏武进人。唐顺之之子。少承庭训,于九流百家,天文地理、稗官野史,无不究极,尤归心于老庄。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事迹附见《明史·
一卷。撰者不详。清吴琠,山西沁州(今沁水)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端。该书即记文端崇祀事宜。现有康熙刊本。
六卷。清凌廷堪撰。廷堪字次仲,又字仲子,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80)进士,例选知县,改宁国府教授。此书前有总论,后有后论,凡六卷,于二十八调各有辨析,并作燕乐表。淩氏据《隋书·音乐志》,谓燕乐
八卷。清孟道光(生卒年不详)撰。道光字泰瞻,又字少湘,湖南人,生平事迹不可考,只知大约生活在乾嘉年间。书以笔华楼所刻《诗集传》为底本说诗。说诗之语,皆列书眉,间有旁批。经文集传之旁,多有墨笔圈点,指示
十六卷。清金锡龄(生卒年未详。)撰。金锡龄字伯年,号芑堂,广东番禺(今广州)人。道光举人。同治初元诏举孝廉方正,阖邑荐举,力辞;截取知县到班,不愿出仕。年七十得国子监监丞衔、七十八赏加光禄寺署正衔。自
四卷。清刘家谋撰。前两卷大体以闽方音考证古音,如谓娘、日、泥三母字偏旁多相谐,与其后章炳麟“娘日二纽归泥”说相合。又谓闽方音无轻唇音,无舌上音,与钱大昕“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说一致。后两卷训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