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后汉纪

后汉纪

三十卷。东晋袁宏(328-376)撰。宏字彦伯,小字虎。东晋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文学家和史学家。善清谈,初为安西将军谢尚参军,后迁大司马桓温的记室,转吏部郎,出为东阳太守。撰《后汉纪》三十卷,另著有《竹林名士传》三卷及《东征赋》、《北征赋》和《三国名臣颂》等篇。《后汉纪》记载了自更始元年(23)至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东汉结束,共198年的历史。它仿照《汉纪》体例,将这一时期的重要史实编写在光武、明、章、和、殇、安、顺(冲帝附)、质、桓、灵、献十一帝纪中。袁宏撰《后汉纪》是因当时流传东汉史书虽多,除《东观汉记》以外,尚有谢承、司马彪、华峤、谢忱等各家著述,然皆“烦秽杂乱”,于是立志要写出一部简明扼要的东汉编年史以留世人,这与荀悦奉旨撰书目的是不同的。其次《汉纪》以《汉书》为底本,加以压缩并重加组织而成,《后汉纪》则取材广泛,系根据刘珍等《东观汉记》、谢承《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忱《后汉书》、张璠《后汉纪》、《汉山阳公记》、《汉灵帝起居注》、《汉名臣奏》以及诸郡耆旧先贤传等数百卷东汉史书,删繁补缺,纠正错谬,斟酌同异,整理编次而成。历时八年,其用功力远大于《汉纪》。此书与后出范晔《后汉书》内容基本相符,二书相辅而行,互相补证。两《汉纪》因性质、体例相近,内容分量也相当,后世多将二书合刻。清康熙年间,蒋国祥、蒋国祚将《汉纪》与《后汉纪》合刻,并附有《两汉纪字句异同考》一卷。今通行本以《四部丛刊》影印的明嘉靖年间黄姬水刊本为最好。另有明南监刊本,天禄后目有《后汉纪》三十卷,乃宋绍兴十二年(1142)刊本,共二部,明吕楠校正翟清刊本,傅沅叔卢抱经校本下册,《摘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四库全书》本,《龙溪精舍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五卷。旧题南宋刘渊所撰。刘渊,平水(今山西临汾市)人,生平不详。此书写成或刊刻于宋淳祐壬子年(1252年),因而书名冠以“壬子”。此书今已不存,宋熊忠《古今韵会举要》沿用是书韵目,并有简略说明,使我们

  • 火警或问

    一卷。明嘉靖皇帝(1522-1566)御制。当时皇宫偏东处失火,嘉靖帝下诏让户部、礼部及都察院命百官修省,并亲撰此文。此文大略谓“火本非灾异,而人事不可不修,并非惑于祸福事应之说。”此文前面有世宗写的

  • 西迁注

    一卷。明张鸣凤撰。鸣凤字羽王,丰城(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至桂林府通判。该书是其贬谪利州时,自京赴四川谪居地以及由谪居地回京途中所作,主要记载沿途所见之名胜古迹,于碑

  • 浑盖通宪图说

    二卷。明李之藻(1565-1630)撰。之藻字振之,仁和(今杭州市)人。万历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与徐光启等笃信利玛窦之学。著有《判宫礼乐疏》、《圆容较义》等。该书用图说方式介绍星盘的构造、原理和使用

  • 绣佛斋草

    一卷。明陈元鼎妻陈氏撰。陈氏,浙江天台人。年二十余,夫亡守节,其诗多幽怨之音。康熙初,其孙刑部侍郎陈苏为刊行。

  • 状元任先生遗稿

    二卷。明任亭泰撰。生卒年未详。原书不著撰人名字,仅知其为任姓而己。题按察司副使江左张琮辑,监察御史郡人曹璘校正。首有正德十年(1515)湖广按察司佥事慈溪顾英序文。后有正德六年(1511)矩庵居士江东

  • 古文精藻

    二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观象》)编。此书为李氏教诲其乡曲诸生所编。集中所收尽为古文之精萃,以期使人从中尽知古文之变化。《四库全书》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兰亭志

    二卷。清吴高增撰。吴高增,字敬斋,浙江嘉兴人。其任山阴县儒学训导时辑此书,书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正值乾隆皇帝南巡之后。卷首临摹康熙皇帝于三十七年(1698)御书“兰亭”二字及御制兰亭诗,并附臣

  • 履斋示儿编

    见《示儿编》。

  • 女直考

    ①一卷。附《朵颜三卫考》一卷。原题天都山臣撰、武林翁业阅。真实姓名不详。《女直考》一书专门记载建州女真的祖先猛哥帖木儿的一些遗事,对建州女真早期的发展、猛哥帖木儿与明朝的关系、明朝边臣对猛哥帖木儿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