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人物志
十二卷。明张昶撰。字景春,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及仕履均不详。该书编成于隆庆四年(1570)。书中专辑吴中人物事迹,上起周朝,下至明代,分孝友,忠义,吏治,荐举,宦绩,儒林,文苑,闺秀,逸民,流寓,列仙,方外共12门,各人之后,又系以论赞。同郡皇甫汸为该书作序。有关吴中人物的事迹轶闻,当时许多人曾有撰述,如王宾,杨循吉,祝允明,朱存理等,而张此书因此类著作而又加增广,所收人物及事迹均此诸家丰富完备,但该书选录材料不注出典,使该书又不免无征不信。
十二卷。明张昶撰。字景春,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及仕履均不详。该书编成于隆庆四年(1570)。书中专辑吴中人物事迹,上起周朝,下至明代,分孝友,忠义,吏治,荐举,宦绩,儒林,文苑,闺秀,逸民,流寓,列仙,方外共12门,各人之后,又系以论赞。同郡皇甫汸为该书作序。有关吴中人物的事迹轶闻,当时许多人曾有撰述,如王宾,杨循吉,祝允明,朱存理等,而张此书因此类著作而又加增广,所收人物及事迹均此诸家丰富完备,但该书选录材料不注出典,使该书又不免无征不信。
三十三卷。明王教(生卒年不详)撰。王教,字庸之,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著有《中川遗稿》,是集乃其子王在阡所编。凡三十三卷。赋二卷,古今体诗十三卷,乐章和诗余一卷,杂文十九
一卷。清陶方琦(1845-1884)撰。龚道耕(生卒年不详)校补。方琦字子珍,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同治进士,官编修,著《淮南许注异同诂》等。道耕四川成都人,另撰《字林考逸校误》。任大椿《字林考逸》刊
一卷。清陈作霖撰。陈作霖,字伯雨,江宁(今南京)人。世居讲堂大街,后移红土桥。皆与玉带河为遗。河即古之运渎也。《运渎桥道小志》光绪原刻本。以水为经,以桥为纬。虽纵横仅十里,而里巷旧闻,先辈懿行,人情风
卷首九卷。正编三百五十二卷、续编三十六卷、附编十二卷。清桂庆等奉敕撰。卷首有清仁宗序、庆桂等恭进剿平三省邪匪方略表文,此外有清高宗御制诗三卷、仁宗御制诗六卷。是书汇集自嘉庆元年至嘉庆十四年有关镇压三省
十八卷。明查志隆撰。查志隆字鸣治,浙江海昌人。官山东都转运盐使司滨乐分司同知。查志隆奉钦差巡按直隶等处监察御史谭耀檄令,旁搜遐考,纂辑成此书。《岱史》明万历刻本,共十八卷。凡为考者三。曰图考。曰星野考
二卷。明沈升(生卒年不详)撰。古来论罗经相地者,大体分为二家,一家主八卦九宫,即所谓气从八方之说;一家主十二地支,以每支配五干,十二支共为六十,称为胎骨六十龙,又称透地六十龙,作为相地之定格。如果依此
一卷。明张介宾(详见《类经》)撰。此书成于明天启四年(1624),为张氏晚年之作,旨在纠正前人之偏执谬误。作者主张偏于温补,故重在正刘完素、张元素、朱震亨诸家偏于寒凉攻伐之失。书中之论凡四十余条,刻析
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惟杰纂修。谢惟杰,字兼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曾任金堂县知县长达十年之久。谢维杰任知县后,见志久失修,遂博稽故籍,网罗旧闻、汇集成志书一部。《金堂县志》嘉庆十六年(1811)刻
七种,二十五卷。民国刘世珩编。刘世珩字聚卿,贵池(今安徽贵池县)人。生卒年不详。刘世珩曾汇刻丛书三种,后来都归入《聚学轩丛书》之下,此丛书即三者之一,所收著作有清李富孙《尚书隶古定释文》八卷、清张聪咸
见《品花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