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梅村词

吴梅村词

一卷。清吴伟业(1609-1672)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鹿樵生,太仓(今属江苏)人。幼禀异慧,受到复社领袖张溥的赏识,被收为弟子。崇祯三年(1630)举人,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东宫讲读、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十四年(1641)告假归里。弘光朝拜少詹事。因与权臣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不久即还乡。一度隐居不出。顺治十年(1653),迫于压力,应召赴京仕清,初授秘书院侍读,升国子监祭酒。十三年(1656)以奉嗣母之丧辞归。自此,徜徉山水,留连诗酒,直至去世。吴伟业才华盖世,不仅擅长诗、词、文、曲,还精通书法和绘画。而尤以诗著称,时人将他与钱谦益、龚鼎孳合称为“江左三大家”。吴伟业诗今存一千余首,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反映明末清初的史事。这类诗篇,从不同角度展现出社会的风云变化,被人誉为“一代诗史”。二是反映民生疾苦和民族压迫。三是抒发救国之思,表达屈节仕清的愧疚与痛苦。在艺术上,其诗表现出激楚苍凉、风骨遒劲,同时又宛转如意、华艳动人的基本特征。其词作不多,但在词坛上却颇有影响,他的词流丽稳贴,寄慨深长。其文章,虽委曲条畅,亦有可取,但总的来说,成就不及诗词。除诗文外,还著有《秣陵春》传奇,《通天台》、《临春阁》杂剧。这些作品,都是借历史故事寄托兴亡之感,曲文典雅,故事离奇,头绪纷繁,不适于演出,但在文人中有较多的读者。其诗文集为《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另有史乘《绥寇纪略》十二卷,补遗三卷。本书收词九十二首。然如次章云:“误信鹤声枝上,几度楼头西望。薄倖不归来,愁杀石城风浪。无恙无恙,牢记别时模样。三章亚,小阁焚香闭坐。撼撼纸窗风破,女伴有谁来。管领春愁一个,无那无那,斜压翠衾还卧。”皆宛转低徊,凄凉哀怨。又〔贺新郎〕病中有感一阕,盖绝笔之作。词云:“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沈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炙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诀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历鹿牵肠,哀音低转。伟业身事两朝,贻讥当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使后世读此词者,亦可以怜其身而哀其志。有光绪十六年(1890)刊本。

猜你喜欢

  • 禹贡汇疏

    十五卷。明茅瑞征(详见《虞书笺》)撰。《禹贡汇疏》计有图经二卷、汇疏十二卷、附录一卷。图经部分,上卷共二十四图,皆取自郑晓《禹贡图说》;下卷亦二十四图,系瑞征个人补辑。汇疏部分,九州每州一卷,共九卷;

  • 吴船录

    二卷。宋范成大(详见《骖鸾录》)撰。淳熙四年(1177)五月,范成大从四川制置使离任,取水路赴临安(今浙江杭州),本书即记其从成都至杭州沿途见闻。其中对于古迹形胜记载最详,并多有所考证,或纠正前人记载

  • 易因上下经

    各三卷。不著撰者姓名、时代。明《白云霁道藏目录》注题为《李氏易因》,亦不著其名字。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经部易类著录有李贽《九正易因》四卷,注称此即云霁所谓李氏。李贽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万历时官

  • 酃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树馨、唐荣邦修,周作翰等纂。郭树馨,山西宁乡人,曾任酃县知县。周作翰,邑人,曾任武冈州学正。《酃县志》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此志搜采颇富,叙述亦简明扼要。各门小叙,文词雅洁,不失

  • 世医得效方

    十九卷。元危亦林(1277——1347)撰。危亦林字达斋,南丰(今属江西)人。为五世名医。家世业医,博览医书,对内、妇、儿、五官,整骨诸科均有研究,尤擅长骨伤科,曾任南丰医学教授。此书根据古方与五世家

  • 艺风堂藏书记

    八卷。续记八卷。清缪荃孙撰。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别字筱珊,号艺风,自称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清末著名藏书家。光绪二年(1876)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京师图书馆馆长。平生博览群书,通

  • 正谊堂诗文集

    二十卷。清董以宁(1629-1670)著。董以宁,字文友,号宛斋,江苏武进县人。能诗文,尤工于词,于历象、乐律、舆地皆有造诣。与陈维崧,邹祇谟,黄永并称“毗陵四才子”,晚年至力经、易,著有《正谊堂文集

  • 春秋钩玄

    四卷。石光霁(生卒不详)撰。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今属江苏)人,明代经学家。石光霁为经学家张以宁弟子,洪武中以明经举,授国子学正,擢《春秋》博士。张以宁曾作《春秋胡传辨疑》(已佚),尝谓“唐陆淳氏合啖赵

  • 东坡诗话

    三卷。元陈秀民编。陈秀民,字庶子,四明(又作温州)(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武冈城步巡检,提升为知常熟州,后加入张士诚军队,历浙江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博学善书,喜工诗文。著有《寄情集

  • 四望亭全传

    见《绿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