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口义

周易口义

十二卷。倪天隐撰。又名《易传》、《易解》、《口义》。是北宋倪天隐述其师胡瑗之说。天隐事迹生平及生卒年均不详。胡瑗字翼之,泰州如皋人,官至太常博士。此书以《易》之“变易”为出发点,重点阐述人生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进而指点修身治国之法。唯以儒家义理为本,不杂象数与佛、道之说。解《易》颇为详尽,为理学家所宗。程颐云:“读《易》当先观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邵伯温《闻见前录》)足见其学术地位。有丁德明刊本,陆有明刊本,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吉水李氏刊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收入。

猜你喜欢

  • 古画品录

    一卷,又称《古今画品》。南朝齐之谢赫(?-532)撰。姚最《续画品录》称谢赫工画人物,“不俟对看”,只需“一览”,便归室操笔,却能“目想毫发,皆无遗失”,在当时很被推崇和仿效。谢赫有《安期先生图》、《

  • 明懿安皇后外传

    一卷。清纪昀(1724-1805)撰。昀字晓岚,乾隆间进士,累迁侍读学士,汪《四库全书》总纂,卒谥文达。该书据龚鼎孳撰《懿安皇后事略》稍加修正而成,前有自序。现存《帩帆楼丛书》本。

  • 此木轩直寄词

    二卷。清焦袁熹(1660-1725)撰。焦袁熹字广期,金山(今属江苏)人。康熙举人。贯穿经学,工制义。诗亦富于独创,不同流俗。著有《春秋阙如编》、《此木轩纪年略》、《此木轩四书说》等。其学贯彻天人,包

  • 曹江孝女庙志

    十卷。清沈志礼撰。沈志礼字范先,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广东按察使。生卒年不详。本书原为会稽人印君素初编,张噩续纂,均未成书。沈志礼乃据旧志重辑撰成。东汉会稽孝女曹娥事迹,三国魏邯郸淳所撰《曹娥碑》

  • 尚书考异

    五卷。明梅鷟(详见《古易考原》)撰。《尚书》有今、古文之分,由汉儒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系用当时通行文字(隶书)书写而成,因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自壁中得《尚书》四十五篇,系

  • 郴州文志

    七卷。明王心(约1533前后在世)编。王心,自号后隅子,龙江卫籍,天长(今属安徽)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郴州同知。据本书原序称,原辑《郴志》六卷,又与郴诸生袁大邦等集古今之文为郴而作者,勒

  • 灌园集

    二十卷。宋吕南公(1047-1086)撰。吕南公,字次儒,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宋史文苑传》称其“于书无所不读,于文不肯缀辑陈言。”熙宁中,王氏经义盛行,只有南公度不逐时好。他一试进士不中,即

  • 读书质疑

    二卷。清代王锬撰。王锬字长颖,应昌(今属内蒙)人,官至上海知县,著有《欲从录》、《宗谱纂要》等书。此书属于札记类,是作者仿照诸儒语录随笔札记而成。观点没有超出前人的论述,主要内容涉及儒学中“理”、“气

  • 四益易说

    一卷。清末民初廖平撰。意在阐明三易之源流。三易即指文王、周公作经,孔子作传。其主要内容有:,论三易之说出于周礼。认为东汉易学家只提到文王作易,至马、陆才添入周公。又据《礼运》考证孔子之易则承续于商代。

  •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

    卷。清代释函可(1611-1659)撰。函可,为清代寿昌(在江西新城今黎川县)禅门高僧宗宝道独弟子。因其弘法而罹难,被发配到东北,于今辽宁省鞍山市附近的千山驻足,开法于千山。函可,人称“剩人和尚”,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