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臆说

四书臆说

十二卷。清李锡书撰。锡书字见庵,山西静乐(今山西静乐)人。是书卷一说《大学》,卷二说《中庸》,卷三说《论语》、《孟子》,卷四、卷五、卷六泛论,卷七、卷八说孝、说道、说心、说理、说气、说性、说情、说才、说欲、说人、说事、说经事、说文艺各分篇,卷九至十二答问。书首有自序,略言“日与儿辈讲习,及一二旧游相从问业,举相质证,其说有先后不合者,志之以待参酌。前八卷都泛滥,后四卷乃寻得归宿”,是书每参引紫阳、阳明二家说,书为锦官书之一。该书有道光三年(1823)刊本。

猜你喜欢

  • 环溪诗话

    一卷。作者不详。此书旧本题吴沆著。本书实际并不是吴沆所自撰,是后人辑其论诗而成编。此书与一般以杂记文坛上的旧闻轶事为主的诗话著作不同,本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吴沆有关诗歌创作的心得和认识。还收录了吴沆本人

  • 墨子间诂

    十五卷。清孙诒让(1848-1908)撰。诒让一生著述颇富,曾著《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名原》、《古籀馀论》、《尚书骈枝》、《周书斟补》等。《墨子间诂》是孙诒让在前代及同辈十余位清

  • 南华本义

    二卷。清林仲懿(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撰。清人以各家之说解《庄子》者屡见不鲜,而以《庄子》附会他说者,也大有其人。林仲懿作《南华本义》,只注《庄子》内七篇,其语言多附会易理、阴阳。例如,其释《逍遥游》,

  • 吕忠穆公遗事

    一卷。作者不详。记宋吕颐浩事迹。吕颐浩(1071-1139),字元直,谥忠穆,高宗朝宰相。本书每条必曰“公于某事”云云。当为其后人所述。有《永乐大典》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孔继涵家抄本(现藏北

  • 功顺堂丛书

    十八种,七十五卷。清潘祖荫(详见《滂喜斋丛书》)编。潘祖荫曾编辑《滂喜斋丛书》,后来又编选清代学者研究经学和小学的著作八种,史学著作二种,笔记四种,诗文著作四种,共十八种,刻成《功顺堂丛书》。丛书中清

  • 经义文要

    十卷。清李元春辑。首有李氏自序,称“以文明经,犹之以经明道。汉人训诂不言文,自是文之一体。唐宋以后文不尽说经,而说经之文贵”。又说“汉魏时郑王便分门户,至宋每翻旧说,近则又多遵汉以斥宋。不敢以私见分左

  •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五卷。宋毛晃增注,其子居正校勘重增。诸家所称《增韵》者即此书也。毛晃,南宋江山(今浙江江山县)人。绍兴(1131-1162年)间进士。精字学,为海内所宗,学者称铁砚先生。另著《禹贡指南》,已佚,清人辑

  • 三国演义

    各种刊本卷、回数不一,详见后。明罗贯中(约1330-约1400)撰。罗贯中名本,一说名贯,别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籍贯有东原(今山东东平)、太原(今山西太原)、钱塘(今浙江杭州)、庐陵(今江

  • 中山沿革志

    二卷。清汪楫撰。汪楫(1636-1699)字舟次,号悔斋。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原籍安徽休宁。康熙己未(1679)应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又充册封琉球正使。后出知河南府,迁福建布政

  • 诗经音训

    不分卷。清杨国桢辑。国桢生平不详。此书盖欲便蒙,为乡塾读本。故首为辑说,有陆德明、孔颖达、郑樵、范处义、马贵与王应麟诸家之论。次为诗大序,小序,而以朱子《诗集传》殿之。本书纯以集传为主,每篇每句皆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