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明王尹(生卒年不详)撰。王尹字莘民,号觉斋,安福(今属江西)人。从邹元标、高攀龙讲学于首善书院,后归故里。崇祯(1628-1644)末,大学士陈演欲举荐,他固辞不就。此书由其门人所录。大旨为批驳
八卷。清代李绂(1673-1750)编。李绂见《陆象山年谱》条。此书针对明万历年间陈建撰写的《学部通辨》等书中的“尊朱绌陆”观点,摘取朱熹正、续、别三集所载的与友人答问、讲义、题词之类内容,排列编辑,
八卷。清赛尚阿等奉敕修。赛尚阿,蒙古正蓝旗人。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是书于嘉庆十六年(1811)始修,后经续修,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呈奏是编。书卷一为回疆叶尔羌各城额设阿奇木伯克等官,卷二为回疆
四十八卷。明代释智旭编撰。智旭生平事迹详见《灵峰澫益大师宗论》辞条。《阅藏知津》一书,为目录体佛学之书。自明崇祯八年至清顺治十一年(1635-1654)历时二十年成书。编撰此书的目的在于使阅读藏经的人
一卷。清陈作霖撰。陈作霖,字伯雨,江宁(今南京)人。世居讲堂大街,后移红土桥。皆与玉带河为遗。河即古之运渎也。《运渎桥道小志》光绪原刻本。以水为经,以桥为纬。虽纵横仅十里,而里巷旧闻,先辈懿行,人情风
六卷。宋郭若虚(生卒年不详)撰。郭若虚,太原(今属山西)人。出身贵戚,熙宁三年,即1071年,官供备库使;熙宁七年又官西京左藏库副使,后曾任辽国贺正旦副使。是书载于马端临之《文献通考》,作《名画见闻志
也称《宋朝事实类苑》,又名《皇宋事宝类苑》、《皇朝类苑》等,六十三卷。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生卒年不详)撰。江少虞字虞仲,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政和进士,调天台学官,后历任建、饶、吉三州太守,左朝清大
①三十八卷首一卷,清王培荀纂修。王培荀,曾任荣县知县。荣县自唐以来,代有纂修志书者。唐有王万,宋有李焘,明有简敕,然所辑书均散佚。王培荀任县令,复多方搜探,仅询得乾隆二十一年(1756)黄大本志和嘉庆
三卷。明秦鸣雷(生卒年不详)撰。秦鸣雷,字子豫,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县)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第一,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此书采录古事,即不分门类,也不编次时代,不注出典,庞杂参错,莫喻其去取
一卷。明顾元庆(1487-1565)撰。顾元庆字大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因家居阳山大石下,学者称大石先生。著名藏书家。家有夷白堂,藏书万卷,终生藏书,刻书,著书。刻有《文房小说》、《明朝四十家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