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增订周易本义补

增订周易本义补

不分卷。清苏了心撰《周易本义补》,刘祈谷增订。祈谷字俶载,生平籍贯不详。自署居于洮村。刘氏序中称:苏氏之书有讲之未详者,有极当而与制举未合者,故为之增订。苏氏取之衷旨,间参蒙引,易尚本义。刘氏删其不合衷旨者,增其未达衷旨者。此书略依坊间通行本,非依朱子所定上下经十翼之次,抄撮原注,颇有增损。卷首依坊间本列河洛先后天图,于洛书下附注九畴,而于六十四卦圆卦附注二十四气。今存清康熙间刊本。

猜你喜欢

  • 墨庄漫录

    十卷。北宋末南宋初张邦基(生卒年不详)撰。张邦基字子贤,高邮(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仅据自称宣和五年(1123)在吴中见朱勔所采太湖鼋山石及绍兴十八年(1148)见赵不弃除侍郎,知其为北宋末南宋

  • 仪礼释官

    九卷。清胡匡衷撰。匡衷另有《畿内授田考实》,已著录。书首自序称:“周官三百六十,皆纪天子之官,而诸侯之官弗传。春秋列国之官,莫详《左氏传》,而往往出东迁后,不尽可据。惟《仪礼》制自周公,燕射聘食诸篇,

  • 孙平叔年谱

    一卷。清孙慧惇、孙慧翼编。二人俱谱主之子。谱主孙尔准(1770-1832),字莱甫,号平叔,江苏无锡人。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历任编修,福建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广东布政使,皖、粤、闽等省巡抚,

  • 尚书大传补注

    七卷。清王闿运撰。卷首有王闿运自序。在“自序”中,王闿运说:“《尚书大传》旧为四十一篇,见录于《汉书·艺文志》,郑君注之,乃次为八十三篇。至宋史志著录在官,卢见曾言元时犹存,至明而亡。孙之騄抄撮为四卷

  • 李相国论事集

    六卷。旧本题《李深之文集》,唐李绛撰。实为唐史官蒋偕辑录李绛生前论奏编纂而成,卷首有蒋偕大中五年序文一篇,已有说明。李绛(764~830)字深之,赞皇(今属河北)人。宪宗朝宰相,佐宪宗平定藩镇有功。文

  • 温州府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李琬修,汪沅、齐召南纂。李琬,曾任温州府知府。按温州,汉、晋时名东瓯、永嘉、缙州,至唐置温州,宋改名瑞安,后复为温州,郡名不一,郡志或称永嘉,或称东瓯、温州,自元以后则皆称《温州志》

  • 抚豫条教

    四卷。清尹会一遗稿,张受长辑。尹会一(1691-1748),字元孚,号健余,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雍正进士,乾隆时官至河南巡抚。其时,黄河、沁水泛滥成灾,尹会一赈灾抚民,甚得人心。张受长为尹会一受业

  • 孟子拾遗

    一卷。清胡清瑞(详见《论语赘说》)撰。是书大抵皆斥程朱的名尊孔子而实背孔子,取郑注及本书以相申发阐明,谓:“以经诂经,或冀谬不千里耳。”以为《孟子》一书于汉唐时只是传不是经,盖儒者徒托空谈,与《诗》、

  • 四书续谈内篇

    二卷。外篇 二卷。清戚学标(详见《四书偶谈内篇》)撰。是书篇分内外,书中多商榷义理,持论较《四书偶谈》更精。如《学而》章,谓“学以为君子而已”。书首有陈中孚序及学标自序,又有校刊及门姓氏数十人。该书有

  • 通玄真经

    见《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