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考注

夏小正考注

一卷。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大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一甲一名进士,官至湖广总督,好著书;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尝谓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氏,编年之史,莫善于涑水(司马光)。因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续资治通鉴》之作,其它著述有《山海经晋书地理志校注》,《关中胜迹图记》等。是书经文用篆体写,传文用隶体写。所附释义,其字必求合于《说文》,可谓自成一体。前有乾隆癸卯自叙,称赞成戴说者,必曲证以申明之,不合者,必求之于诸经,以附合本旨,以此体现尊经后传之精神。然其书有得亦有失,如“时有俊风”云“凡言时有者,皆不时有也”,此深得时字之意;“农及雪泽”云“《汜胜之书》曰,‘雪为五谷之精’,故农望其泽”,此知泽犹雨泽,不必读泽为释;“山之燕者”云;“正月见韭传,囿,圆之燕者,盖类物释义,韭应生于圆,杏应生于山故耳”,足悟传文下语之精。不足之处如“始用畅作”,引《说文》“,不生也”及《汜胜之书》“陈根可拔,耕者急发”,以为即用之说,颇嫌迂曲;“鞠则见”以为即柳星,然柳星十二月已昏见,不当于正月言之。是书中分别正字与假借字,颇多可取,顾凤藻《集解》、马氏《笺疏》大概即本此,此非精通小学者不能为也。考毕氏《释名疏证》,实江声代撰,江声又有《尚书集注音疏》,各有篆书、正书两本,今此书笔意近《集注音疏》,或为江声所为,亦未可知。是书有乾隆四十八年(1783)《经训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唐氏遗编

    四卷。宋唐棣(生卒年不详)编。棣字彦思,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县)人,尝受业于程颐。棣与其他程氏门人共记平日与程颐问答之语而成此书,已载入《二程遗书》。康熙中,唐棣裔孙一学等重刊于家塾,易以《遗编》之名,

  • 耒耜经

    一卷。唐陆龟蒙(?——约881)撰。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长州(今江苏吴县)人。陆龟蒙文学成就颇高,他的散文与皮日休齐名。陆龟蒙曾任苏、湖二郡从事,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

  • 餐花吟馆词钞

    六卷。清严骏生(生卒年不详,约为乾、道间人)撰。骏生字小秋,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多才艺,能诗文,尤工词。所著《餐花吟馆词钞》,辑词共四百三十阙。卷首有吴锡麟、顾广圻、梅曾亮、管同等序文十八篇。海内题

  • 濮州志

    ①六卷,明李先芳纂修。李先芳,字伯承,别号北山野史。濮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举进士,选新喻知县,官至毫州同知,以诗文名世。此志系李先芳自亳州同知罢归后纂修的,本州名绅祝尧焕、苏濂等参与设局,万

  • 切韵指南

    见“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 粤游日记

    一卷。清王钺(1623-1703)撰。王钺,字仲威,号壬庵,诸城(今属山东)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广东西宁知县。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水西纪略》、《暑窗臆说》、《星余笔记》等。本书记

  • 周易后天归图

    四卷。清黎由高撰。黎由高字鹏翥,通城人。此书专门阐明后天之易六十四卦反对之义,而一归之于图。一卷总论后天方位,见经之当归于图。二卷说乾坤为归经于图的纲领。三卷说反对为归经于图的门户。四卷摘录诸卦为归经

  • 武林掌故丛编

    二十六集,一百八十六种,六百二十二卷。清丁丙(1832-1899)编。丁丙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江浙藏书家,所编丛书还有《武林往哲遗著》,其自著亦颇丰,有《善本书室藏书志》

  • 文选纂注

    十二卷。明张凤翼(1527-1613)撰。张凤翼字伯起,号灵虚,长洲(今江苏南京)人。嘉庆四十三年(1564)举人。张凤翼著有传奇《红拂记》、《祝发记》、《窃符记》、《灌园记》、《虎符记》等(合为《阳

  • 诸子裒异

    九种,十二卷。明代人辑,未标编辑者姓名。该书收诸子九种:宋苏轼注《广成子》一卷、周鬻熊《鬻子》一卷(逢行珪注)、晋程本《子华子》二卷(郎兆玉评)、汉陆贾《新语》一卷、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一卷、唐谭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