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补传

夏小正补传

一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朱骏声,字丰艺,号允倩,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官黟县训导,咸丰元年(1851)进京,进呈所著《说文通训定声》等四十卷。得咸丰帝赏识,赏国子监博士衔,随即升扬州府学教授,其称病未赴任。朱氏博学多通,尤精文字训诂,著有《说文通训定声》、《大十四卦经解》、《尚书古注便读》及是书等。是书大旨,以为纪候之书以《夏小正》为古,其收在《大戴礼记》中,而《大戴礼记》汉以后不立于学官,书不尊显;至宋傅崧卿厘订其经传,其书方为世人注意,此后注者渐众,然传文仍有未详,所以折衷诸说为之补缀,以明其经义。是书不称训释,而名《补传》,可见朱氏自视甚高。朱氏兼长推步,明通象数,于《夏小正》星宿推论颇精,又自正月至十二月,每月之后,补加月建,以之明夏时也。又于物候各文下,并举《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月纪》、《逸周书·时训解》、《淮南子·时则训》诸书,互校异同。其释名物,博采众长,务求恰当;不拘泥于陈言,多生新义,如释“时有後风”,谓“後读为陵,高也;风至春,自下上升,故纸鸢因之而起,葛洪所谓风高者道远也”;又释“汉案户”,谓天河,“秦西以远镜测之,小星无数,合而成光”,此与近代天文学相合,想其当时,实为难得。《传经室文集》中载作此书之序,中谓《夏小正》传文似出公羊、谷梁二子手笔,而非戴德所著,因为《大戴礼记》皆述而不作,不应独释《夏小正》。是说未必正确,但颇能发人深省。是书不足之处为,补传中方言俗语杂列其间,与其《补传》不能相符。是书有光绪八年(1882)临啸阁刊朱氏群书本。

猜你喜欢

  • 论语直指

    四卷。请何纶锦撰。纶锦字小襄,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乾隆时举人。官至金华教谕。是书首有自序。言覃精研思,旁引博征。尽取前人二三之说,折中而归于一是。其中有的无人论及者,则直抒己意。不以凿空白撰为嫌

  • 风筝误

    清李渔撰。其生平见《闲情偶寄》条。此传奇是一出以风筝为姻缘的喜剧。韩生为其友人戚生画风筝,并在风筝上题偶感一诗。此风筝落入原西川招讨使詹武承小妾柳氏院中,柳氏让其才女淑娟和诗于后。韩生得风筝后猜想和诗

  • 中庸指归

    一卷。中庸分章一卷。大学发微一卷。大学本旨一卷。宋黎立武撰。立武字以常,新喻(今江西新喻)人。咸淳进士,官至军器少监、国子司业。宋亡,不仕,闲居三十年而终。立武《中庸》之学受于郭忠孝,郭忠孝曾游于二程

  • 明大政纂要

    六十卷,明谭希思撰。希思,茶陵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四川巡抚。是书所记,自洪武元年(1368)至隆庆六年(1572)凡大事皆编年记载,每帝皆有论赞。卷首载万历己未修撰韩敬序,云:“侍御方壶刘公,持斧畿

  • 切问斋集

    十六卷。清陆耀(生卒不详)撰。陆耀,字朗夫,又字青来,江苏吴江人。乾隆间举顺天乡试,授中书,累官至湖南巡抚。其为官清励勤勉,所至有绩,其学无所不通,工诗善画。集中卷一至卷三为述闻,皆居家常用知识,卷四

  • 钦定国子监志

    六十二卷。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国子监祭酒陆宗楷等奉敕撰。陆宗楷,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国子监遗失书籍而降职。陆氏曾辑《太学志》进呈,该书所述沿革故实载

  • 毛诗名物图说

    清徐鼎撰。鼎字实夫,号雪樵,江苏吴县(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有作者自序。书前发凡曰:“诗之为教,自兴观群怨,君父外终之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故不辨名,胡知是义?不见物,胡知是名?”故此书首在图

  • 庄子翼

    八卷庄子缺误一卷,附录一卷 总共十卷。明焦竑(详见《易筌》)撰。此书成于明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体例与其所辑《老子翼》相同。书前有自序,称《列子》出于晋末而可疑,《关尹子》中有婴儿、姹女非老子时

  • 明艺文志

    五卷。清尤侗撰。尤侗(1618-1704),字同人,更字展成,号悔庵,晚号艮斋,又号西堂老人,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少时博闻强记,顺治间拔贡,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奉敕分修

  • 批点四书读本

    七卷。清高玪批点。是书就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原本,或录他家之说,或出己见,以朱原字刊于书的上下方以及行间,于句读之间记以点、圈或密圈,批语意在简括,兼注重字体字音,盖为便于初学诵习计。卷首有高玪序。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