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经国之书

太平经国之书

十一卷。宋郑伯谦撰。郑伯谦生卒年不详,字节卿,永嘉(今浙江宁波)人,初官修职郎,后为衢州府学教授。宋王与之撰《周礼订义》,首列宋代研究《周礼》者,共四十五家,并类编姓氏世次,郑伯谦为第三十一,居黄度、项安世之间,据此估计为宁宗、理宗时人。《太平经国之书》书名取自汉刘歆“周公致太平之迹”一语,与叶时《礼经会元》一书以概括《周礼》而立论相出入,借《周礼》以抒论。此书首列四图,即:“成周官制”、“秦汉官制”、“汉官制”、“汉南北军”。所绘图仅限三朝职掌宿卫,其大意想以宫中、府中、文事、武事,一统于太宰,以明古制。《太平经国之书》列目三十,共三十二篇,皆以周官制度类聚贯通,并设问答,推明建官之所以然,书中还多参证后代史事,阐明古法之好。基本上各篇能贯通经义,颇有创新。其论“天官玉府诸职”一条,宋车若水所撰《脚气集》颇为称道。但其间的命意,亦有不易理解处,如“宰相”一篇,作者主张应文武共权,反对文统武或武统文,然其引南宋初年史证,则是武将韩侂胄等权倾一朝,正是以武统文,此与郑伯谦自己的主张相反。主张人主不可崇俭约,则立论乖僻。清永瑢认为郑伯谦《太国经国之书》不如宋叶时《礼经会元》,然二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太平经国之书》体例严谨,条理分明,是研究官制较完备之书,对后人研究有较高参考价值。版本有:藤花榭刻本;乌丝栏精钞本,藏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明嘉庆中西山布政司刊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学津讨原本;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乾隆年间写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汪氏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四书注疏撮言大全

    无卷数。清胡斐才(详见《四书撮言》是书首有纪昀序及斐才自序。大旨以《朱子集注》为主,自序称“自《朱子或问》、《朱子语类》证以诸儒之说。于本文有字义未安者,特为阐发。集注中有未训口气者,复畅其词,参互考

  • 自镜轩读书札记

    十卷。清末民国初李经野撰。经野字莘夫,山东荷泽人,生卒年不详,光绪九年(1883)进士,由户部郎中,历官廉州府知府。此书是李经野读经时,随笔记录的个人心得汇编。计“读《易》札记”二卷,“读《诗》札记”

  • 金陵丛书

    四集,五十四种,四百七十六卷。民国蒋国榜编。蒋国榜字苏盦,江苏上元人。生卒年不详。丛书最初是江宁翁长森,辑其乡贤遗著世所罕传者,从六朝到当世,约数十种,欲刊刻,后因病逝未刊成,传其书于蒋国榜,蒋氏择五

  • 经书字音辨要

    九卷。清杨名飏(1773-1851)撰。名飏字崇峰,云南石屏州(今石屏县)人,举人,官至陕西巡抚,道光十六年革职。他著不详。本书是名飏守汉中时所辑撰,前有道光十年自序和道光七年重刊时崇纶所作序。书前有

  • 愧室事略

    一卷。清高而谦、高凤谦合撰。该书记其兄高凤歧事迹。凤歧字观桐,号愧室,福建长乐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在两广总督岑春萱幕府做幕僚,因功擢为梧州知县。创办工艺厂、蚕桑学堂等事业。受御史于式枚推荐

  • 潜邱札记

    六卷。清阎若璩(《详见《尚书古文疏证》)撰。阎若璩出生于太原,曾寄居山阳。《尔雅》称:晋有潜邱。《元和郡县志》称:潜邱在太原县南三里。若璩取“潜邱”以名其书,有无忘故乡之意。此书传世本有二,一是山阳吴

  • 九峰志

    四卷。清陈祚康、魏杰撰。陈祚康,字黼平,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魏杰,字拙夫,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九峰志》同治六年(1867)刻本,共四卷。分为四门。一形胜,二寺院,三碑铭,四艺文。其谓九峰山日

  • 洞天清录

    一卷。宋赵希鹄(生卒年不详)撰。赵希鹄,开封(今属河南)人。生平事迹不详。据《宋史·世系表》可知其为宋太祖赵匡胤后人。此书所论皆鉴别古器之事,分古琴辨三十二条,古砚辨十二条,古钟鼎彝器辨二十条,怪石辨

  • 叙古千文

    一卷。宋胡寅(1098-1156)撰。黄灏(生卒年不详)注。胡寅字明仲,崇安(今属福建)人。胡安国弟之子,宣和三年(1121)进士,授校书郎,受学于杨时。金人南侵,上书高宗,建议兴师北向,反对遣使讲和

  • 太平金镜策

    八卷,附《答策秘诀》一卷。元赵天麟撰刘锦文编。天麟生卒年及生平不详。自称东平布衣。其书以建八极、修八政、运八枢、树八事、畅八脉、宣八令、示八法、举八要为纲,而系以六十四子目。文皆俪偶之词,无所建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