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文鉴

宋文鉴

原名《皇朝文鉴》。一百五十卷。宋吕祖谦(1137-1181)编。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州治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和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开浙东学派先声。曾邀集鹅湖之会,企图调和朱(熹)陆(九渊)关于哲学思想的争执。散文笔锋犀利。著有《东莱集》、《吕氏家塾读书记》、《东莱左传驳议》等。编有《古文关键》等。案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称临安书坊有所谓《圣宋文海》者,为江钿所编。孝宗得之,命本内府校正刻版。周必大言其去取差谬,遂命吕祖谦校正。于是尽取秘府及士大夫所藏诸家文集,旁采传记他书,悉行编类汇成此书。是书又称有近臣密启,所载臣僚奏议有诋及祖宗政事者,不可示后世。乃命直院崔敦诗更定,增损去留凡数十篇。然讫不果刻。此本不著为吕祖谦原本,或疑敦诗改本。但《朱子语录》称文鉴收蜀人吕陶论制服一篇,为敦诗所删。此本六十一卷中仍有此篇,则非敦诗改本无疑。商辂序称当时临安府及书肆皆有版,与李心传所记亦不合。盖官未刻而其后坊间私刻,故仍从原本。吕祖谦之为此书,当时颇铄于众口。张端义《贵耳集》称东莱修《文鉴》成,独进一本,满朝皆未得见,惟大珰甘昺有之。公论颇不与。得旨除直秘阁,为中书陈骙所驳,载于陈之行状。《朝野杂记》又引《孝宗实录》,称吕祖谦编《文鉴》,有通经而不能文词者,亦表奏厕其间,以自矜党同伐异之功。缙绅公论皆嫉之。又载张栻时在江陵,与朱子书曰:伯恭好敝精神于间文字中,何补于治道,何补于后学。承当编此种文字,亦非所以成君德也。而《朱子语录》记其选录五例,亦微论其去取有未当。陈振孙《书录解题》记朱子晚年语学者曰:此书编次,篇篇有意,其所载奏议,亦系当时政治大节。祖宗二百年规模与后来中变之意,尽在其间,非选粹比也。是书分为赋、诗、策、记、诰等六十一类。卷一至卷十一,收赋八十余篇。卷十二至卷三十,收各体诗一千零二十首。卷三十一至卷一百五十,收文一千四百多篇。所收作家共二百余人。有《四部丛刊》影宋端平重刻嘉泰本,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汉熹平石经残字谱

    一卷。关葆谦撰。葆谦字伯益,开封(今河南开封)人。有《新郑古器图录》二卷,已著录。此书所得汉石经残字共177字,其内容皆不见于诸家著录。葆谦的叙言对这些事实既无说明,而对其中哪一石可考定为属于哪一经,

  • 依归草初刻

    十卷。《二刻》。二卷。《遗文》,一卷。清张符骧(1663-1727)撰。张符骧字良御,号海房。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康熙进士。官庶吉士,太史。学识渊博,对诗学功力尤深。生平笃信程朱学说。著有《依归草》

  • 方言注

    十三卷。东晋郭璞注。郭璞生平见“尔雅注疏”。《方言》注本,以郭注为最早。今本《方言注》十三卷。然郭氏《方言注序》谓《方言》有“三五之篇”,刘歆与扬雄往来书亦说《方言》十五卷。然《隋书·经籍志》与新旧《

  • 肯綮录

    一卷。北宋赵叔向(?一1127)撰。赵叔向号西隐野人,一作西隐老人,籍贯及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魏王赵廷美玄孙。金人攻破北宋首都汴京,潜出至京西。金人退,引众屯青城,入至都堂,叱王时雍等速归政,置救驾

  • 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

    一卷。近代王国维(1877-1927)辑。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幼年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1898年入上海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

  • 诸史琐言

    十六卷。清沈家本撰。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号寄簃。浙江吴兴人,清光绪癸未进士,曾任知府,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起,历任刑部右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并兼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等职。宣统二

  • 尚书约旨

    六卷。清杨方达(详见《易经图说会通》)撰。《尚书约旨》一书,依《尚书》经文加以训释,其说大体墨守蔡沈集传,而间有异同。其与蔡传之说不同者,亦大多就文句语气而言,鲜能详加考证以纠其误。从著书凡例看,似为

  • 湖州竹派

    一卷。旧本题明释莲儒撰。书中记湖州画竹者二十人,皆抄袭它书而成,其中李公择妹、苏轼二条抄自米芾《画史》。黄斌老、黄彝、张昌嗣、文氏、杨吉老、程堂六条抄自邓椿《画继》。刘仲怀、王世英、蔡圭、李衎、李士行

  • 吴县图志

    清同治年间刊行本。此图为吴县腹地之图。凡分二十七部,为图三百四十二幅。自明季以来,吴县之鱼麟册籍,悉已销毁,为杜绝侵占之弊,同治壬申(1872),邑令高心夔令用冯氏丈田法,以罗盘弓尺,节节实量,缩绘入

  • 春秋集解

    十二卷 附 春秋集解绪余 一卷春秋提要补遗一卷。清应撝谦(详见《周易集解》)撰。《春秋集解》节录《左氏》、《公羊》、《穀梁》以及胡安国《春秋传》,并引其余诸家之说,互为参证,然后作者再行折衷,提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