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庵集
八卷。元李庭(1194-1277)撰。庭字显卿,华州(今属陕西)人。年十六举进士。金末避兵商邓山中。后辟为陕右议事官,迁陕西讲议。至元七年(1270)授京兆教授。所著《寓庵集》前三卷为诗(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四为序,卷五为记,卷六为行状,卷七为墓表、神道碑,卷八为杂著。卷末附王博文撰《故谘议李公墓碣铭并序》及缪荃孙跋。明《文渊阁书目》有《寓庵集》十卷,荃孙在京师仅辑得八卷抄本,收入《藕香零拾》本,宣统二年(1910)刊行。另有清抄本,七卷,藏于北京图书馆。
八卷。元李庭(1194-1277)撰。庭字显卿,华州(今属陕西)人。年十六举进士。金末避兵商邓山中。后辟为陕右议事官,迁陕西讲议。至元七年(1270)授京兆教授。所著《寓庵集》前三卷为诗(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四为序,卷五为记,卷六为行状,卷七为墓表、神道碑,卷八为杂著。卷末附王博文撰《故谘议李公墓碣铭并序》及缪荃孙跋。明《文渊阁书目》有《寓庵集》十卷,荃孙在京师仅辑得八卷抄本,收入《藕香零拾》本,宣统二年(1910)刊行。另有清抄本,七卷,藏于北京图书馆。
一卷。清冯桂芬(详见《校邠庐逸笺》)撰。该书共五十篇,系作者关于救时补弊之作。书名“抗议”,有“位卑言事之意”。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财政、教育、取士用人等。书中尖锐指出其时弊政丛生,“夷患不已”
十九卷。题亹亹斋口授,白敏树述,兰陵庄捷月采氏参订。所称亹亹斋,不知其名,又不具籍贯,无可考。书也无序例,《论语》十卷,《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七卷,大抵就朱注,而敷衍其义,尚不涉讲章习套
六十回。题“东隅逸士”编。东隅逸士即吴璇。吴璇字衡章,从一些资料推测,可能是江浙一带人,生卒年不详,约清雍正、乾隆年间在世。《飞龙全传》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写宋太祖赵匡胤(即“飞龙”)发迹与建国的故事
一卷。南朝齐刘珪(434-489)撰。清马国翰辑。刘珪字子珪,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人。《南史》、《南齐书》有传。刘珪性至孝,博通《五经》,时人推为大儒。齐高帝萧道成即位,数召刘珪入内,而刘珪非有征从
二卷。宋徐子平撰。徐子平生卒年与事迹皆不详。据刘玉《己疟编》说,江湖谈命者有徐子平,精于星学,后世术士宗之。又说徐子平名居易,五代末人,曾与宋道士陈抟、吕洞宾俱隐华山。徐子平所注的《珞琭子三命消息赋》
二十卷。清陈立(1809-1869)撰。陈立字卓人,号默斋,句容(今属江苏)人。道光间进士,官至云南曲靖知府。受业于凌曙、刘文淇之门,著作尚有《公羊义疏》、《句溪杂著》、《白虎通疏证》等。是书乃刺取《
二卷。《诗录》一卷。见《烟霞万古楼文集》清王良士撰。王良士少以任侠破家,诗文皆有奇气。生平足迹半天下,藉名山大川,以扩其胸次,故诗尤壮阔。间抒悲愤以写其厄塞,亦多磊落之气,而无幽忧之音。钱泳题其诗稿云
四卷。清赵佑(详见《尚书质疑》)撰。该书也是作者的读书心得。他曾说自十二岁受《春秋》,读三传注疏至十数遍,有所见解,就随时笔录,成《读春秋存稿》四十余篇,不成章的就编为《春秋三传杂案》,大体上在于补传
十五卷。清钮树玉撰。参见《段氏说文注订》。是书旨在校正“大徐本”之失以恢复许书的原貌。钮氏自序曰:“盖《说文》自经李少温(即李阳冰)刊定,辄有改易。自宋以来,艺林奉为圭臬,唯大徐定本。今流传最广者,乃
一卷。徐绍桢撰。是书首有读法,次述义,其大旨详尽于读法。以为《大学》乃孔门政治革命之书,开卷即云“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止善”。至于述义,则章解节释,多用旧说,唯分章从郑不从朱。唯以传三章,“如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