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对数探源

对数探源

二卷。清李善兰(详见《方圆阐幽》)撰。《对数探源》是李善兰早期数学研究成果,写于1845年,与《方圆阐幽》、《弧矢启秘》一同构成他独创的“尖锥术”奠基性著作。《对数探源》是尖锥术用于对数研究的专著。李善兰认为:“欧罗巴造(对数)表之人,仅能得其数,未能知其理也,间尝深思得之,叹其精微玄妙,且用以造表,较西人简易万倍。然后知言数者之不可不先得夫理也。”他的精微玄妙之理就是尖锥术。《对数探源》卷一为“明理”部分,叙述了十二条命题,首先他指出:“对数之积,诸乘尖锥之合积也。”所谓“对数之积”就是一支双曲线下一段区间内的面积,它等于相应的数的对数。第七条命题说:对于上述之尖锥合积,“若于其直线上作连比例诸率线,各如其线截之,则逐层前率截积与后率之较其积皆同。”这是本书的核心定理,说明了对于任意x,尖锥合积L(x)与h-x之间的对数对应关系,即证明了相当于的积分公式,将对数计算化成了尖锥合积计算。《对数探源》卷二为“详法”,先求二十尖锥“泛积”,李善兰把叫做k-1乘尖锥之“泛积”,他求到,做成二十尖锥注积表,由此表可求出由2到10的各自然数的自然对数。为计算常用对数,李善兰在注积表基础上求得μ=0,43429451,然后又求出由到这19个数做成二十尖锥定积表,“既得二十尖锥定积,便可依此造表”。求得各数之常用对数。在具体使用时,只须计算到“十三乘尖锥”,因为数已很小,故“十四乘以下,俱去不用”。《对数探源》以李善兰独创的尖锥术来处理对数计算,并取得了一些相当于定积分的结果,这在当时西方微积分尚未译成中文的情况下是十分可贵的。《对数探源》的版本有:《则古昔斋算学》本,现藏北京图书馆、苏州图书馆;《古今算学丛书》本;金山钱氏《指海》本。

猜你喜欢

  • 九经通假字考

    七卷。清钱坫(详见《十经文字通正书》)撰。本书无序跋,是钱坫所著《十经文字通正书》的未定稿。存留一至七卷,起于一部,终于帛部。只有《十经文字通正书》的一半篇幅。分部与《十经文字通正书》颇有出入,而各部

  • 四书集编

    二十六卷。南宋真德秀辑录朱熹四书注语而成。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后改希元,南宋理学家,建宁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世称西山先生。庆元五年(1199)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他是朱门再传弟子,是

  • 广仁品二集

    无卷数。明李长科(生卒年不详)撰。李长科,字小有,兴化(今属江苏省扬州市)人。生平事迹未详。此书阐明佛家戒杀之说,并杂举故实以说明因果报应,书名题为二集,当还有初集。而《四库》馆臣所用副都御史黄登贤家

  • 神农书

    一卷。神农氏(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神农书》共二十篇,是一本讲农耕技术的书,原书已不可见。清代马国翰以唐代《开元占经》为主,以《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刘子新论》为补充,摘录出有关

  • 归朴龛丛稿

    十二卷。清彭蕴章(1792-1862)撰。彭蕴章,字咏义,一字琮达,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历任工部侍郎等职。咸丰元年(1851),任军机大臣上行走。四年,升工部尚书。曾协同军机大臣祁隽

  • 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

    二卷。清赵培梓修订。赵氏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将《五方元音》加以修订,成《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其改动主要是:将等韵学中的一些概念搬到书中来;将声母代表字换成三十六字母;各韵之下另标明属于诗韵一

  • 夏口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附补遗一卷,民国侯祖畬修,吕寅东等纂。侯祖畬,字小汀,直隶南皮(河北南皮县)人,官夏口知县。吕寅东,字莼臣,本县人,举人。夏口,本汉阳县境,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分汉阳襄河以北

  • 清室王公传残本

    一册。撰者不详。该书记清太祖第五子多罗贝勒莽古尔泰、第六子辅国悫公塔拜、第七子和硕饶余敏亲王阿巴泰、第九子镇国恪僖巴布泰等。书首已残,书中多朱批墨批,且多有涂抹之处。现存明清史料整理会藏稿本。

  • 畏庵集

    十卷。明周旋(约1450前后在世)撰。周旋,字中规,别号畏庵,永嘉(今浙江永嘉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正统元年(1436)进士第一,官至左春坊左庶子。著有《畏庵集》。是集凡十卷,其中诗、赋五卷,杂文五

  • 中庸私解

    一卷。清徐润第撰。润弟字广轩,山西五台(今山西五台)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是书乃润第与张廷鉴共读《蕺山语录》时撰成。蕺山之学,出自姚江,故书中推论姚江、蕺山讲学宗旨甚为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