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少室山房笔丛

少室山房笔丛

正集 三十二卷、续集十六卷。明胡应麟(1551-1602)撰。胡应麟,字元端,后更字明瑞,号石羊生,又号少室山人,兰溪(今属浙江)人。万历四年举人,后久试进士不第,遂筑室山中,以读书著述为业。因附王世贞而得名。此书是胡应麟汇辑他的考据杂说而成,分正续二集,书凡十二种:《经籍会通》四卷,述古籍的撰著与存亡聚散;《古书占毕》六卷,论史书,评史事;《九流绪论》三卷,论诸子百家的源流与得失;《四部正伪》四卷,辨订古代伪书;《三坟补逸》二卷,专论《竹书纪年》、《逸周书》、《穆天子传》三书,以补《三坟》之阙;《二酉缀遗》三卷,皆采录小说家言;《华阳博议》二卷,杂述古人博闻强记的故事;《庄岳委谈》二卷,论述杂事,以纠正俗说的附会;《玉壶遐览》四卷,皆论道经与方士之言;《双树幻钞》三卷,皆论佛经与释氏之说;续集《丹铅新录》八卷和《艺林学山》八卷,则专为驳杨慎之《丹铅余录》、《艺林伐山》等书之说而作。每一题目的卷首,都有小序,概述本题的内容和主论宗旨。内容以考据为主,征引典籍极为丰富,议论亦多高明,为研究古籍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和见解。其《四部正伪》把古籍中的伪书析为若干种,各加辨订,相当详尽;后人研究伪书,常用其说。书内论述古典小说、传奇、杂剧的部分,尤有参考价值,为人所重。如概括小说家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六类,使纷纭复杂的古代笔记,大致有类可归,深为人所称道。其论六朝志怪与唐传奇的不同说:“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讹舛,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这里将志怪定为记录传闻,传寄定为有意创作,后人谈论小说,常征引此文。其《庄岳委谈》内论词典、戏剧的条目颇多,于研究文学史很有参考作用。偶释语词,亦不见于他书。如谓元人称秀才为“细酸”,引《倩女离魂》首摺“末扮细酸为王文举”一句为证,即为今人辑戏曲语词诸书所未列入。但书中亦有考辨失实、征引错误之处,此在所难免。有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刻本,清光绪广雅书局刻本(此为通行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校点本。

猜你喜欢

  • 居官寡过录

    三卷。清刘振清汇梓、李元春评阅。刘振清,字金亭,陕西朝邑县人。李元春,号时斋,陕西朝邑县人,嘉庆举人拣选知县,又改大理寺评事。后因母老,回陕西书院,教人以身心性命之学。本书原为刘振清汇梓,李元春重加辑

  • 大事记

    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其祖吕好问封东莱郡侯,学者因称祖谦为东莱先生。隆兴进士,复举博学宏词,官至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提倡

  • 赏雨茅屋诗集

    二十二卷。《外集》一卷。清曾燠(1760-1831)撰。曾燠字庶蕃,号宾谷,江西南城(今江西黎川)人。乾隆进士。累官两淮盐运使。辑有《国朝骈体正宗》、《江西诗徽》、《朋旧遗诗合钞》、《邛上题襟集》等书

  • 壬癸集

    一卷。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学贯中西,文章学术百年来无第二人,其忠君之心,根深蒂固,愚而近痴,亦民初一人而已。此集收壬子(1912)癸丑(1913)二年间侨居日本所作之诗,收古今体诗二

  • 石头魂

    见《女仙外史》。

  • 大小雅堂诗集

    附《冰蚕词》一卷。清承龄撰。承龄字子久,姓裕瑚鲁氏,满洲镶黄旗人,生卒年均不详。诸生、道光进士。官至贵州按察史。著有《大小雅堂诗集》不分卷。据此集《序》称:“伯大令仲渊侍御叔涵观察刊成遗集曰:《大小雅

  • 安肃县志

    十六卷。清张钝修,史元善纂。张钝,安顺人,曾任安肃县知县。史元善,溧阳人,贡生。乾隆四十二年张钝出任安肃县令后,聘史元善纂辑县志,四十三年(1778)刻印。此志卷首有张钝、李策、石梁序及旧志序十篇。正

  • 毛诗古音考

    四卷。明陈第撰。陈第(1541—-1617)字季立,号一斋,又号温麻山农,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万历间秀才,以诸生从军,官至蓟镇游击将军,致仕归。所居世善堂藏书极富。精音韵训诂之学,尚著《读诗拙言》

  • 九家周易集注

    一卷。辑佚书,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经籍》中。清孙堂曾辑得146条,载于《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中。黄氏所辑凡153条。《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皆云此书凡十卷,并以为荀爽《九家集解》。陆德明《经

  • 药方论

    见《伤寒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