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文字考

尔雅文字考

一卷。清戴震撰。戴震(1723-1777)字东原,号果溪,安徽休宁隆阜(今安徽屯溪市)人。年二十问学于江永,中年又与惠栋、钱大昕、王鸣盛等交游。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次年试礼部不第。三十八年(1773年)奉诏充《四库全书》馆纂修官;四十年(1775年)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馆五年,病卒。生平博闻强记,于经学小学、天文历算、历史地理等学均有深入研究,尤精于小学、数学、地理,是乾嘉学派中皖派的重要学者,卓然成一代大师。其治学“实事求是,不主一家”(钱大昕语)。著述极丰,《孟子字义疏证》、《声韵考》等最为著名。所校《水经注》,称善本。《四库全书》中“天算”类及《方言》等提要皆出其手。戴氏《尔雅文字考序》云:“余窃谓儒者治经,宜自《尔雅》始。取而读之,殚心于兹十年……夫援《尔雅》以释《诗》、《书》,据《诗》、《书》以证《尔雅》,由是旁及先秦以上,凡古籍之存者综核条贯,而又本之六书音声,确然于故训之原,庶几可与于是学。余未之能也。偶有所记,惧过而旋忘,录之成帙,为题日若干卷《尔雅文字考》,亦聊以自课而已。”是书汇辑阅读《尔雅》所为札记,文字无多,但戴氏据《诗》、《书》以证《尔雅》;援《尔雅》以证《诗》、《书》;并旁及其他古籍,而综核条贯之,复通过字形字音,考求故训;所以颇多创见。黄侃《尔雅略说》谓邵、郝两疏之前,清人治《尔雅》者虽多家,然“以戴氏为最懿”,“戴氏后治《尔雅》诸人,虽所得有浅深,皆循戴氏之涂辙者也。展辟门户之功,亦可云伟矣。”是书有乾隆壬子(1792年)刊本。戴氏《尔雅文字考序》收入《戴震集》卷三。

猜你喜欢

  • 通俗字林辨证

    五卷。清唐埙(生卒年不详)撰。唐埙字益庵,别号苏庵居士,浙江嘉兴人。诸生,官至知府。是编前有咸丰六年(1856)临清洪毓琛序、自序以及后来付印时其侄孙景崙序。卷中首以所论音义总论、字画增省、音义相反诸

  • 画史

    一卷。又称《米海岳画史》。宋米芾(1051一1107)撰。米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世称米南宫。吴(今江苏)人,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徙湖北,晚居江苏镇江,建海岳庵。米芾性情狂放

  • 食色绅言

    二卷。旧本题明皆春居士撰,不著名氏。后依据明本《瀛奎律髓》考证,其中载有成化丁亥新安守龙遵叙,自称皆春居士,而断为龙遵叙所作。《宝颜堂秘笈》本及《丛书集成初编》本均题为龙遵叙所作。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

  • 淳安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刘世原本,李诗续修,陈中元、竺士彦续纂。李诗,光绪初年任淳安县知县。此志光绪十年(1884)刻本。卷一至卷四方舆志,目为分野、建置表、疆域、山川、乡都、风俗、学校、公署、防围、坊表、

  • 天中景行集

    无卷数。清邵灯撰。邵灯字无尽,一字薪传,常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河南河道。本书是康熙九年(1670)邵灯奉命防河时,汇编中州名宦、乡贤事迹而成。上自春秋,下迄宋元

  • 爱日斋丛钞

    五卷。南宋叶某撰。此书散佚,失作者之名,唯陶宗仪《说郛》题为宋叶某所撰。书中“论先儒从祀”一条,有宋度宗咸淳年号,知此书为南宋末年人所作。全书以辨析名物、稽考典故为主,凡前人笔记小说及杂史著作,如赵德

  • 莆风清籁集

    六十卷。清郑玉臣(生卒年不详)编。王臣字慎人,一字兰陔,莆田(今属福建)人。乾隆六年(1741)拔贡生,官至兰州知府。著有《兰陵诗话》、《莆风清籁集》。此集为地方诗总集。共六十卷,所选兴化一地,从唐代

  • 屯留县志

    ①四卷。清甄尔节修,孙肯获、罗焕章纂。甄尔节字竹亭,号雁川,陕西施县人。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雍正六年(1728)任屯留县知县。在任期,清廉勤慎,听讼公明,一时颇得屯民之景仰。考屯留旧志,创修于

  • 大学古本荟参

    一卷。续一卷。清胡泉撰。泉字白水,江苏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卷一前有自序,冠以《礼记》、《大学》正文,以溯古本之源。次以王阳明《大学古本序》,著复古之始。再次以王龙溪的《大学首章解义》,王心齐的《语录

  • 宋史纪事本末

    一〇九卷。陈邦瞻撰。陈邦瞻(?-1623年),字德远,高安(今属江西省)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官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后出为浙江参政,擢福建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分理彰德诸府,又为两广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