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正义

尔雅正义

二十卷。清邵晋涵撰。邵晋涵(1743-1796)字与桐,又字二云,号江南,浙江余姚人。清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三十八年(1773年)召修《四库全书》,除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授编修,累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兼文渊阁直阁事。博闻强记,熟通经史,于经专宗训诂,于史继承黄宗羲之学,极为章学诚所推重。于四库全书馆主史部,辑《旧五代史》,史部提要亦多出其手。参与纂修《续三通》、《八旗通志》等;辑《南都事略》未竟而卒;著《尔雅正义》及《孟子述义》、《穀梁正义》、《韩诗内外考》、《南江诗文稿》、《輶轩日记》等多种。邵疏为补郭注邢疏未备之作。是书撰作之例有六:一曰校文、二曰博义、三曰补郭、四曰证经、五曰明声、六曰辨物。黄季刚《尔雅略说》评邵疏得失曰:“清世说《尔雅》者如林,而规模法度,大抵不出邵氏之外。虽笃守疏不破注之例,未能解去拘挛;然今所存《雅》注完书,推郭氏最善;坚守郭义,不较胜于信陆佃、郑樵乎?惟书系创作,较后人百倍为难。故其校文,于经于注多所遗漏,不如严元照《尔雅匡名》、王树楠《尔雅郭注补正》。其博义,于诸家注义搜采不周,不如臧镛堂《尔雅汉注》。其补郭,则特为谨慎,胜于翟晴江之为。其证经、明声,略引其端,而待郝氏抽其绪。其辨物,则简略过甚,又大抵不陈今名。”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谓“此书仍疏郭注,但旧本经文有讹舛,注亦多脱落,二云先据唐石经及宋椠本详为增校。又博采汉舍人、刘歆、樊光、李巡、孙炎、梁沈旋、陈顾野王、唐裴瑜诸君佚注,以郭为主而分疏诸家于下;郭注云未详者,则博征他经之汉人注以补之;《尔雅》缘音训义者颇少,二云更取声近之字,旁推交通,申明其说。书凡三四易稿乃定。”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谓“邵氏《正义》,为纠正邢氏义疏而作。其援引审,一证于群籍,一考求于声韵之递转,体制亦颇矜慎。漏略沾滞之处,或不能免。盖邵氏本精于史学,其书又成于乾隆中叶,当时声韵训诂之学尚未极盛,凭藉未宏,斯成业寡色。宋氏翔凤谓邵氏之书,犹未至于旁皇周浃穷深极远者,此也。”邵疏仿唐孔颖达《五经正义》,故谓之“正义”。有《清经解》本、学海堂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又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水层轩刊本附《释文》三卷。

猜你喜欢

  • 徐广晋纪

    一卷。清黄奭辑。徐广(352——425),字野民,东晋东莞姑幕(今江苏常州)人。官至秘书监。著有《晋纪》、《史记音义》。《隋书·经籍志》载该书原四十五卷,《唐书·经籍志》同,《晋书·本传》曰四十六卷,

  •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

    一卷。东晋佚名译《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因书用阿育王事为喻,故命经名。旨在取故事十二则以证嘉言。首言人护经法,如母护子;次言近贤成智,近愚益惑;再次言与善师值得免众苦,与恶师值,则习恶事不离众祸;再言

  • 仪礼经传通解

    三十七卷,附《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宋朱熹(1130-1200)撰。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

  • 绛守居园池记注

    一卷。唐樊宗师(?-823或824)撰。樊宗师,字绍述。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始为国子主簿。元和三年(808)举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后历任金部郎中、绵州刺史、左司郎中。又出为绛州刺史,有政绩,迁为

  • 韵综

    八卷。清陈诒厚撰。诒厚又名学诗,字连庭,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其自序云:自束发以来,六书未学,五音未审,每拈一韵,十失八九。乃取《康熙字典》、《佩文韵府》二书详为校核,先于一韵中厘其部画,复于每字之

  • 演山集

    六十卷。宋黄裳(1044-1130)撰。黄裳,字冕仲,自号紫元翁,南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政和间知福州。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时行“三舍法”,裳曾上书谓:“宜近不宜远,宜少

  • 谐声指南

    一卷。明吴元满撰。参见《六书正义》。此书专论谐声字的读音之别。吴氏认为有谐本声、谐叶声、谐本音、谐叶音、谐转声、谐转叶声、谐转音、谐转叶音八种之别,因而古有数字同从一字谐声而数字之读迥异。其实这种情况

  • 潜江县志

    ①清王又旦修,朱士尊、向大观纂。王又旦,字幼华,陕西郃阳人,进士,官潜江知县。朱士尊,字伟臣,一字石户,晚年华农老人,本县人。向大观,字望湄,号迈舫,本县人,进士,官怀远知县。按潜江,汉为江陵县地,宋

  • 龙壁山房诗草

    十七卷。《茂陵秋雨词》四卷。清王拯(1815-1876)撰。王拯字定甫,号少鹤,马平(今广西柳州)人,清代文学家。道光年间进士,官至通政使。王拯工古文,能诗,著有《渝斋文抄》、《龙壁山房文集》、《龙壁

  • 大学通

    八卷。清田种玉撰。种玉字乐原,陕西固县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官至国子监五经博士。种玉深于理学,研讲经传,皆主宋人之说。是书是种玉调镇西方,主讲新疆学校时,为诸生而作。真、邱二书博称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