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屈原赋注

屈原赋注

十二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东原,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著名思想家、学者。乾隆三十八年(1773)任《四库全书》馆纂修官;四十年(1775)赴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一生喜读书,学识广博,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入研究,并精通古音、名物训诂,对经学、语言学均有重要贡献,卓然为一代朴学大师。著作有《孟子字义疏论》、《方言疏证》、《声韵考》、《屈原赋注》、《原善》、《原象》等。后人辑为《戴氏遗书》。戴震中年生活困窘,在困窘中撰成《屈原赋注》。“家中乏食,与面铺相约、日取面为饔飧,闭户成《屈原赋注》”(段玉裁《戴东原年谱》),可见其穷困之中完成著述的工作,精神感人。乾隆十七年(1752)书成,乾隆二十五年(1760)原书刻印问世。此书由三个部分组成,《赋注》七卷,《音义》三卷,《通释》二卷,计十二卷。卷首有卢文弨序,卢序后为戴自序,卷末有汪梧凤跋文。关于《音义》三卷的作者有异说。据《安徽丛书》本《屈原赋注音义》后汪梧凤跋文云:“右据戴君注本为《音义》三卷。自乾隆十七年(1752)秋得《屈原赋》戴氏注九卷读之,常置案头,少有所疑,检古文旧籍详加研核,兼考各本异同,……次成《音义》,体例略拟陆德明《经典释文》也。”按汪氏所言《音义》三卷为汪氏所撰。今通行本删去汪氏跋语。《音义》作者便难以考知。戴氏弟子段玉裁在《戴东原年谱》中说:“(乾隆)十七年三十岁,是年注《屈原赋》成,歙汪君梧凤庚辰(1760)仲春跋云:‘自乾隆壬申秋得《屈原赋》戴氏注读之……可证也……此书《音义》三卷亦先生所自为,假名汪君。’”《屈原赋注》只注释屈原作品二十五篇,宋玉以下楚辞作品不录注。自序称:“今取屈子书注之……名曰《屈原赋》,从汉志也。”可知是依《汉书·艺文志》所确定的二十五篇屈原作品加以注释的。其目次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音义》依《赋注》目次注音。《通释》目次以《屈原故宅》(女媭庙)为首。包括山川、历史、地名、动植物名称等一百零三个条目加以解释。《屈原赋注》的最大特点是:“指博而辞约,义创而理确”(卢文弨《屈原赋注序》)。戴震是有名的朴学大师,善于通过对文学作品章句的训释、名物制度的考订来探求作品的微旨大义,不事臆测,不尚空谈,素以简明见长。如对《离骚》全诗能归纳成十个大段,对每段以简明语言概括段旨。如第四段(“悔相道之不察兮,”至“岂余心之可惩。”)归纳为:“设为退隐之思,言事君虽不得,而好修不变。”颇切文意。对词义的训释亦颇有新见。如对《离骚》中“夏康娱以自纵”。在明汪瑗拨正的解释基础上,能举诗中例子辨明“康娱”为连文,纠正旧说将“夏康”解为“夏太康”的误解。在《屈原赋注·九歌》解题中对每篇作品的背景,写作动机的简要申明,也是过去注释屈原作品所未有的作法。在朱熹《集注》认为《九章》“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的基础上,指出《抽思》作于汉北。对《离骚》一词的含意一反汉人以来说法,提出“牢骚”一声音转说,“《离骚》”犹今人言牢骚。此解未义尽是,但令人耳目一新,受到启发。《音义》三卷,能标出古音读,稽考旧释,多有发明。此书的不足,往往就事论事,偏重故实烦琐考证,忽略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论述及艺术成就的阐发。将《河伯》解为屈原表自沉之意,亦属臆测。此书流传较广。版本有: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歙汪氏《不疏园》刊本,北京、湖南图书馆藏。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吉林省图书馆藏。光绪十七年(1891)《广雅书局丛书》本,浙江图书馆藏。

猜你喜欢

  • 啸台集

    二十卷。《木天清气集》十四卷。明高棅(1350-1541)撰。高棅一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长乐(今福建长乐县)人。高棅于明永乐初,以布衣召征入翰林为待诏,是仕途少见之事。永乐九年(1411)始升为典

  • 监劳录

    一卷。明孙传庭(1593-1643)撰。传庭字伯雅,代州镇武卫(今属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曾率军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作战,死于柿园之役。该书主要记载他镇压农民起义军的

  • 发音录

    一卷。明张位撰。张位字明成,新建(今江西新建县)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少保。天启中赠太保,谥文庄。尚著《问奇集》、《词林典故》、《警心类编》、《周易参同契注解

  • 续困勉录

    六卷。清陆陇其撰。陇其详《古文尚书考》条。作者曾撰《困勉录》(已著录),分学、问、思、辨、行五类,此续录则专门诠解四书,有《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二卷,对时人评语多有采录。《

  • 东河棹歌

    一卷。清丁丙撰。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诸生。咸丰十一年冬(1861)太平军攻入杭州,与兄丁申在战乱中购买图书,共万余卷。藏书室沿用其祖父丁国典八

  • 南海杂咏

    十卷。明张诩(1455-1514)撰。张翊,字廷实,南海(今属广东)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累官至南京通政司左参议。著有《白沙遗言》(已著录)、《东所文集》等。是集为张诩杂咏广州诸古迹的诗集。

  • 征伐礼乐书

    即《龙飞纪略》。

  • 云仙杂记

    十卷。旧题唐冯贽撰。冯贽,不知何许人。此书《新唐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均不载。《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始载之,作《云仙散录》。《四库全书总目》考二者为一书。关于作者

  • 乐记

    一卷。汉刘向校定,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此书久已失传,唯《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又云: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中山王禹,禹成帝时数言其义

  •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不分卷。清刘文淇(详见《左传旧疏考正》)撰,子毓崧(1818-1867)、孙寿曾(1838-1882)续撰。文淇祖孙三代都是著名经学家。毓崧字伯山,一字松崖,道光二十年(1840)优贡生。传父《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