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志
①二卷。明刘思诚修,高知止纂。刘思诚字克实,号定宇,直隶山海卫人,万历元年(1573)乡荐,十五年(1587)任平原县知县。任满升济南府同知。高知止字明甫,邑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阳曲知县,补大名,调长垣,以疾告归。万历十五年,刘思诚掌平原后,见邑旧志,丛芜漫漶,残缺久废。恐其文献无征,就锐意搜辑,重修县志。以邑人张蕙所撰志稿重辑。高知止负责编纂任务,遂成新志。《平原县志》万历十八年(1590)刻本。此志体例不善,记载亦无编法。如先建置后疆域,又以城池、市镇、邮舍隶于疆域门下。以古迹坊表、冢墓、寺观隶于杂志门下,乖其体例。后世继修邑志者,讥其类次失伦。此外,其内容极简陋。②十卷,首一卷。清黄怀祖修,黄兆熊纂。黄怀祖字令思,江苏溧阳人,出身举人,乾隆九年(1744)任平原县知县。黄兆熊,邑人。按《平原县志》,创自明万历刘思诚,再修于顺治初年赵重煦,此志为三修。其上距旧志已八十余年未修,旧志脱落湮灭,几不可识,惟因循已久,订辑殊难。当康熙十一年,檄各省郡邑,重修县志,而平原县当时又未遑续修。乾隆时,车驾东巡,皆经此邑,采风问俗,无以为对。黄怀祖掌平原后,决意纂辑新志。乃征集邑中绅耆,咨询旧闻,网罗近事,凡条目五十八,契其大纲,厘为十卷。虽然依据前志,而变更甚多。《平原县志》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疆域志、卷二建置志、卷阴食货志、卷四学校志、卷五祠祀志、卷六职官志、卷七选举志、卷八人物志、卷九杂志、卷十艺文志。卷首有志序、凡例、列图五幅。此志体例完备,取材严谨,书中叙述,凡前志之文,皆注“旧志”两字,新增考证,则附于其后,均极详博精核。其分门设目,别具一格。如:在学校门内列有“乐器”、“书籍”二目,在艺文门中列有“书目”、“碑记”、“诗歌”三目。在清代县志中,尚为罕见。其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