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西通志

广西通志

①六十卷,林富修,黄佐纂。林富,福建莆田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历官至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理广西事务。黄佐,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擢少詹事,官至兵部侍郎。后因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罢归。按《广西通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广西志书,明嘉靖十年(1531)刻本。全书六十卷,分:图经二卷,表八卷,志三十卷,列传九卷,外志十一卷,五大类。此志记载详明,体裁简核,如:沿革、分野、职官、选举皆采用表的形式,以省简牍,体例亦善。其十分注重兵防、学校、风俗、人物四方面的记载。如广西瑶壮等族农民起义资料,对从事民族史尚有参考价值。然此志分门置类,殊有失慎之处。艺文苟无关于风土,则可不录,既以其有关录之,而列之于外纪中,尤不允也。如土官已隶职方,命以爵秩,而列之外纪,非大一统之义。综观全书,此志资料较丰富,仍不失为一部较好的旧志。② 二百七十九卷首一卷,清谢启昆修,胡虔纂。谢启昆(1737-1802),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任知府、按察布政使,早年供职史馆,长于史学,六旬高龄升任广西巡抚,在任三年奖励开垦、治理陡河、整顿财政、清理积案,赈济孤贫,亲躬纂事,纂成《广西通志》。去世时,清仁宗诏嘉其廉洁,赐银三千治丧。其一生“以文学名,博闻强识”。与陈兰森等合修《南昌府志》。著有《树经堂集》、《西魏书》、《小学考》、《粤西金石志》等书,有咏史诗三百首传世。胡虔,字雒君,号枫原,安徽桐城人。嘉庆元年(1796)孝廉,工古文辞,精考据,尤长地理学。著有《四库全书附目》、《柿叶轩笔记》等。谢启昆任广西巡抚,到任即以修志为著述大业,于嘉庆五年(1800)开设志局。集中胡虔、朱依真等一代人才修志,遍察历代志书,考其体例得失,取长舍短,推陈出新,亲定义例,自总其成。历一年十个月,于嘉庆六年(1801)成书。全书共二百七十九卷首一卷,分:训典、郡县沿革表、职官表、选举表、封建表、舆地略、山川略、关隘略、建置略、经政略、前事略、艺文略、金石略、胜迹略、宦绩录、谪官录、人物传、土司传、烈女传、流寓、仙释、诸蛮,共有训典、表、略、录、列传五大类,统二十二门。是志最突出的特点为因中有革,既继承传统,更锐意创新。我国的方志,隋唐以前记载地方各个方面的作品,有图经、政纪、人物传、风土记、古迹、牒谱、文征七大类,宋代形成综录社会各方面的地域性著述的方志体。其后方志日益兴盛、内容日趋复杂,门类越分越多。清乾隆间,章学诚将方志从附属于地理类中独立出来,创立方志学,自此内容门类的区分,由繁趋于简,所叙述范围,由简扩于丰,使互不统属的条目,变成按体裁归属的纲目。而谢启昆的《广西通志》,综合历史诸家体例之长,在章学诚方志学基础上,进一步完备了方志的体例,使方志真正成为资料性的著述,创造了方志的新体例。此体例遂为二百余年来官书创体,备受学者推崇,成为清代修志的楷模。此志体例精审,征引赅博,为各省志书之冠,乃善本。此书先训典,后四表,其中郡县沿革表,比旧志详尽清楚,先述清代广西的区域建置,再分地按时列表,表后采入正史地志的记述,与表互相引证,并释今地名,最后附录历代文献的不同记载以供参考。四表化繁为简,便于省览。四表之后为文字记载,先志后传,志乃志书的主体,仿郑樵《通志》的体例改造成九略,先地理后经政再文化,中间加前事略,统纳自然社会各门类,胜旧志无所统属的条目式罗列。关隘略从军事地理角度记述,广西自古易出难守的地形地势。建制略适应当时政治军事的需要,详细记载每座城市的沿革、规模,并辑录历代修葺城池的碑记。较详明记载广西历代官学、私学、书院,是研究广西古代教育史的重要资料。经政略内容远远超过前志,有铨选、恤助经费、禄饷、恤政、田赋、盐法、榷税、积贮、祀典、土贡、安南入贡事例、学制、科场经费、书院义学费、铎户口粮、兵制、马政、邮政、承审土司事件、口粮、监仓刑具、鼓铸、陡河经费、船政等目,然分类较杂乱。前事略相当于大事记,以编年体记述秦汉至明代广西大事,占全书十分之一。所记事均注明出处,间有考证,态度严谨。艺文略仿范成大《吴郡志》,将诗文附于各条目之中,艺文专录书目,先按经、史、子、集分,再列传记、事记、地记、杂记。金石略基本同谢启昆《粤西金石志》,其中宋碑最多,每碑皆详录碑文,注明字体规模及所在地,可纠史载之漏误,是珍贵的史料。金石略末附铜鼓考,述历代铜鼓的记载及出土情况,也是研究广西铜鼓的珍贵资料。胜迹略的城址,记古城址,并附碑记,间有考证。宦绩录与谪官录,记载外籍人物在广西的事迹,而不是该人物的生平传记。列传中人物传所引,除来自访册及档案者外,均一一注明出处,计共引书十七种,并纠正不少旧志误载之处。土司传,记历代广西土官,诸蛮传,实为广西少数民族的专史,记载民族源流及民俗颇详,是研究广西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资料。此志不足之处,编者摄于清朝的文字狱,缺载南明的人与事。另土司传中人事分开,人入土司传,事入前事略,必须互相参读。此志最早版本是嘉庆六年(1801)刻本,还有同治四年(1865)补刊嘉庆六年本,光绪十七年(1891)桂垣书局再补刻本及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同治四年补刊本。

猜你喜欢

  • 赤松游

    清丁耀亢(详见《表忠记》)撰。此剧共四十六出,卷首有丁耀亢作《赤松游始末》一文,详细纪叙其事件始末。写王子房负大志,慕张良之为人,死于流寇之难。是为纪念其友王子房而作。有清顺治间刊本。

  • 浦江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善广修,张景青纂。张景青,浦江县人。《浦江县志》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全书十五卷首一卷。此稿上承乾隆薛志,薛志原分十门,此则括以七志,一舆地、二建置、三人物、四食货、五典礼、

  • 贺氏丧服谱

    一卷。晋贺循(260-319)撰,清马国翰辑。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其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以陆机疏荐,官至

  • 车制考

    一卷。清钱坫(1741-1806)撰。坫字献之,号小兰,又号篆秋,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钱大昕之侄。乾隆三十九年(1774)副贡生,官至陕西乾州州判。钱氏为清代小学家,精于训诂,著有《说文解字斠

  • 汲古编

    四卷。不著撰者姓名。其书杂抄古事。分为七十三门。内容舛误很多。如伊尹耕有莘之野,乐尧舜之道,三聘就汤,阿衡作相。此事应列于名臣类中,而列于忠烈门中,与程婴、公孙杵臼相连。每门之末,必留数页空纸,似备随

  • 竹岩诗集

    一卷。《文集》一卷。《补遗》一卷。明柯潜(1423-1473)撰。柯潜,字孟时,号竹岩,福建莆田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第一。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掌院士,教习庶吉士,李东阳皆是受业者。

  • 节妇传

    十五卷。清杨锡绂(1701-1768)撰。杨锡绂字方来,号兰畹,清江(今属广西)人。雍正五年(1727)进士,官至漕运总督。除本书外,尚著有《四知堂文集》等。《节妇传》记述清朝前期节妇烈女的事迹,立传

  • 金陵通纪

    十卷,续通纪四卷。清陈作霖撰。陈作霖(1837-1908),字雨生,号伯雨,室名可园,世称可园先生,江宁人。先后于省府、县志局、书院、学堂、官书局、官报局、图书馆任职。此志为编年体,上述邃古,下迄晚清

  • 麻姑山丹霞洞天志

    四卷。明邬鸣雷撰。邬鸣雷,字长豫,浙江人。《麻姑山丹霞洞天志》明万历刻本,共四卷。首凡例。次为图八,曰姑仙圣像图,曰麻姑山总图,曰麻姑仙坛图,曰丹霞洞天胜境图,曰三谷云门图,曰从姑山图,曰七夕群仙宴会

  • 榕村字画辨讹

    一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参见《音韵阐微》。是书专辨俗书之讹,以正字为目的。举凡笔画近似容易混淆的正俗之字,一一列出并标以正俗,如“蚤正蚤俗”、“漆正俗”“赖正頼俗”等等,故名曰《字画辨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