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徐仙翰藻

徐仙翰藻

十四卷、附赞灵集 四卷。无编撰者姓名。此书所题徐仙,是指所谓灵济二真人,即九天金阙显灵溥济真人徐知证及其弟九天王阙昭灵溥济真人徐知谔。而“翰藻”所录,是所谓二徐真人“扶乩降笔”于闽所作的诗文及对其歌功颂德的诗文宫赋等。徐知证、徐知谔是五代吴丞相徐温之子。徐温从子徐知诰(李昪)原为吴之齐王,后专权于吴乃至称帝始建南唐而代吴。徐知诰称帝后复原名李昪,封徐知证为江王,封徐知谔为饶王。徐知证、徐知谔二人曾奉命带兵平定福建之乱,闽王为其二人立庙祭祀,称其功德。因而闽地祀徐氏之风兴起,颂徐氏功德之文日增。《四库提要》引《春明梦余录》载称“知证夭死,知谔病死,五代石晋时无故立庙,称之为神,成化末年,加为上帝。”似非确论。南宋嘉熙二年(1238)救封“灵济”,因而有“九天金阙显灵溥济真人”(徐知证)和“九天昭灵溥济真人”(徐知谔)的封号。明永乐十五年(1417)徐氏兄弟又被加封为“慈惠护国庇民洪恩真君”(徐知证)和“仁惠辅国祐民洪恩真君”(徐知谔)。因而有《大明一统志》所载“福州闽县南旧有洪恩灵济宫一所,祭祀二徐真人”之说。所以说大兴闽地之庙,是徐仙之祀,肇始于五代南唐,显昭于宋元而大盛于明代。此书则“元人辑之,明人刊之”如《四库提要》所说。书后所附《赞灵集》四卷,收载赞颂灵济二真君徐知证、徐知谔的诗文数十篇。内含碑记、表札、序疏跋文及诗赋。《四库提要》谓《赞灵集》:“皆颂神之文,其中无一知名者,盖未有端人正士肯列名此等书也”未免失当。总之,全书所述,皆有关徐氏二真人之事,其文辞典雅,掌故博恰,非文入学士不能为。虽“扶乩降笔”之说不足信,然其书使后人了解徐氏二仙之由来及历代祭祀之情,也是难得的参考史科。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提要》据浙江范懋柱家藏天一阁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一百七十六卷。清圣祖玄烨(生平详见《御制诗集》)撰。。此集前后共分四集。前三集为大学士张英等所编。《初集》收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作,凡四十卷;《二集》收康熙三十六年以前之作,凡五十卷;《三集》收

  • 规左一隅

    三卷。清管干珍(1734-1798)撰。干珍字松厓,江苏武进(今属江苏省)人。著有《松厓诗钞》三十八卷、《松厓文钞》、《诵诗一隅》四卷、《旧雨集》八卷、《乐府源流》八卷、《明史志》三十六卷、《玉书》三

  • 汝南圃史

    十二卷。明周文华撰。周文华,字含章,苏州(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汝南圃史》一书。书前有万历庚申(1620)年间陈元素序言一篇,又有周氏自序一篇,周氏称因其所见《允斋花史》所记并不

  • 恒言广证

    六卷。清陈鳣撰。陈鳣(1753——1817)字仲鱼,号简庄,又号河庄,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嘉庆三年(1798年)举人。曾从钱大昕、段玉裁游、精训诂。尚著《说文声系》、《说文解字正义》等多种。《恒言

  • 委羽山续志

    六卷。清王维翰撰。王维翰,字啸林,浙江黄岩人。明胡伯举曾作《委羽山志》,世已无传。王维翰于偶然中得其残稿,故续成此书。《委羽山续志》同治九年(1870)刻本,共六卷。兹篇体例仿胡志。有补有续。宫室、仙

  • 大清一统志

    有清一代。三次纂修。始修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当年三月,清圣祖鉴于平定三藩叛乱和收复台湾以后,中国逐渐出现了一个统一、安定和繁荣的社会局面,于是下令纂修《大清一统志》,并以大学士勒德洪、明珠及徐

  • 山海关志

    八卷。明詹荣纂辑。詹荣,字仁甫,明山海卫(今秦皇岛市东北)人,嘉靖进士,历任户部侍中,督饷大同,擢升光禄少卿,再迁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移大同。时边防吃紧,荣筑边墙,开屯田,边备大饬。又谙熟边地险要及

  • 曹月川全集

    见《曹月川先生遗书》。

  • 石钟山志

    八卷。明王恕编。案当时有二王恕。一为三原(今陕西咸阳)人,明史有传。一即此王恕,江西湖口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广东布政司参议。其生卒年不详。湖口有上下石钟山,即苏轼作记者。王恕以其为邑之名

  • 学案

    一卷。清王甡(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王甡字无量。金坛(今属江苏)人。此书的宗旨为救补姚江学派之失。首录《四书》之文,列为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学案。继以朱熹的《白鹿洞规》,次以程端《蒙董铢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