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怀堂家礼订疑

怀堂家礼订疑

十卷。清周植撰。生卒年不详。植字商侯,号湘园,广东遂溪(今海南省雷州半岛北部)人。嘉庆丁丑(1817年)进士,出知江西吉水,权新淦兴国等掾,政绩显著。后来,因为违背大吏旨意,辞官回家,筑室命名为“怀堂”。又曾经主讲徐闻贵生书院。著有《五经注解》一卷和《四子书注解》五卷,但是,以上两书都没有刊刻。此书是其族裔所刻。其书择取《仪礼》、《戴记》及《朱子家礼》之可疑之处,略参意见,至于世俗所行有违背礼义之处,也作了订证。此书共分十卷。凡是礼之通共不可专属一礼者,录为《通礼》放在前面,其次则分别叙述冠、昏、丧、祭四礼。对《丧礼》的考证为最详,占全书十分之六。每一礼又分若干子目,纲目清楚。首先引用诸书,其次加上按语,综博精深,并非浅尝轻试者可与之相比。例如,《通礼》生日为寿,植认为儿周试晬,是父母为子所设,儿未长成事在父母,用以记住自己生育之艰,子壮亲老则生日馔食,子报答父母劳苦之德。此礼之所许,其说与颜之推、真德秀、唐太宗、明太宗所言之义初无二致。九拜之说,先儒曾经对其做过论述,然而,见于经传者只有稽首顿首,周植怀疑为《周礼》之文之非,其驳议古籍本来不能视作定论,然而,如果真有其礼,那么,《易》、《书》、《诗》及汉人记礼之书历朝所行之礼不可能不对其加以考证,也未尝不可供谈礼者之研究。全书有很多发明之处。可见,周植对此做过精深钻研,因而才能为古人拾遗补阙。又昔人对于《朱子家礼》之真假,聚讼不一,黄干、黄莹、陈淳和杨复,或为朱子婿,或为其门人,俱有言谈及《家礼》一书,而武林应扐谦作《家礼辨》,则引用《家礼》后序,认为非文公所编,并且认为文公集有与门人谈及《家礼》,为门人编入以为张本,邱浚复对其进行反驳,周植则认为扐谦所疑也有可取之处,因为其中制度仪节与礼不尽相合,而且与朱子行迳相违背,其言衰与朱子所行相异,言祔与朱子与学者书相异,这都是作伪的有力明证。植云或为他手阑入者,即为此。如是邱浚认为其书全为朱子所订,固有可疑之处,而祔谦以为非文公所编,也并非事实,大概纯驳有间,植言正确。此书有民国间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医征 客窗偶谈

    《医征》三十七卷,《客窗偶谈》一卷。清沈明宗(生卒年不详)撰。沈明宗字目南,号秋楣,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人。少年时曾学禅宗,兼通医学,为清初名医石楷临初先生高徒。沈氏对仲景之学深有研究。著有《伤寒六

  • 转注假借意声事形释例

    三篇。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高邮知州。著作尚有《圣武记》、《海国图志》、《诗古微》、《公羊古微》、《老子本义》等。是编本因撰辑《说文

  • 三秀斋诗钞

    二卷。清鲍之芬撰。鲍之芬,生卒年不详,字浣云,江苏丹徒人,征士鲍皋之三女,刺史徐彬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四年(1878)刊本,附于其夫徐彬著的《海天萍寄腾草》一书之后,封里有王文治所作跋语四行,及

  • 文定集

    二十四卷。宋汪应辰(1118-1176)撰。汪应辰,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省)人。绍兴五年(1135)进士第一,历官镇东军佥判,敷文阁学士,吏部尚书。学者称玉山先生,谥文定。著有《文定集》

  • 丹阳词

    一卷 宋葛胜仲(1072-1144)撰。葛胜仲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官礼部员外郎等。出任汝州、湖州、邓州刺史等。其词则《书录解题》别载一卷。此本系毛晋所刻,即其单

  • 归州全志

    二卷,明王锡修,张时纂。王锡,官归州知州。张时,官训导。州志,《宋史·艺文志》有林仁柏《古归志》十卷,嗣后文渊阁书目旧志有宋元《归州郡志》一册、《归州志》一册、明初《归州秭归志》二册,俱无可考。嘉靖二

  • 后四声猿散套

    不分卷。清桂馥(1736-1805)撰。桂馥,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选云南和平县知县。精通小学,以毕生精力研治《说文》,曾取《说文》与诸经之义相互疏证,著成《说文义

  • 良吏述

    一卷。清彭绍升(详见《儒行述》)撰。自序谓:“读《汉书》至文翁朱邑之事,心慕之。既长,往来齐燕吴越之间,问民所疾苦。居间既久,考旧闻作《良吏述》,始自骆钟麟之却漕金,至李大本之散苗田。”认为自三代以来

  • 易卦私笺

    二卷。清蒋衡撰。衡原名振生,字湘帆,一字拙存,晚年号江南拙叟,又号函潭当布衣。江苏金坛(句容县)人,康熙贡生。蒋氏善长书法,曾以楷书写十三经共八十余万字,乾隆时曾奉旨刻石列于太学。著有《拙存堂诗文集》

  • 宛雅

    四十二卷。明梅鼎祚(1553-1619)编。梅鼎祚字禹金,宣城(今安徽宣城县)人。梅鼎祚以古学自任,诗文博雅。王世贞曾称之,与汤显祖交谊甚深。著有杂剧《昆仑奴》,传奇《长命缕》、《玉合记》,诗文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