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诗传
二十卷。杨简(1140-1225)撰。杨简字敬仲,学者称慈湖先生。慈溪(今浙江宁波)人。南宋经学家、文学家。曾任乐平县令、国子博士等职。杨简为官廉洁清正,薄奉自持。“吾岂敢以赤子膏血自肥乎?”为他的口头禅。由此,得到民众的爱戴。“民爱之如父母,多画像事之”(《宋史·杨简传》)。在学术上,受陆九渊的影响最大,著作除《慈湖诗传》外,有《慈湖易传》、《五诰解》、《先圣大训》、《慈湖遗书》十八卷,续集二卷。《慈湖诗传》是南宋疑序派的代表作之一,原书失传,现本是《四库全书》的编者根据《永乐大典》裒辑而成(缺《公刘》以下十六篇),仍为二十卷,编者又从《慈湖遗书》中补录《自序》一篇,《总论》四条,从楼钥《玫丑集》中选出《楼钥与简论诗解书》一篇,均附于卷首,作为该书的序论。全书按篇诠释,先列正文,后按诗旨、意意、训诂与音韵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证,时用“简曰”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南宋疑《序》的学派中,杨简的勇气不亚于郑樵和王质,他提出解释《诗经》要本孔子无邪之本旨,认为子夏是“小人儒”不可能作《诗序》,“小序”为卫宏所作,不可信从。推而广之,《左传》、《尔雅》、《经典释文》等多有失误,不可为据。(见《楼钥与简论诗解书》)这种“放言自恣,无所畏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疑古思潮对冲破传统经学的禁锢,重新解释《诗经》起了促进作用。由此提出的许多不乏真知灼见的新说,受到了后代研究者的重视。从文学角度解释《诗经》乃是该书的另一特色。他强调《诗经》的“感发”作用,对后人很有影响。以往的注家,往往偏重于文字训诂,而对章法结构较少阐发,该书注意到克服这种倾向,博采宏富,折衷同异则为该书的另一重要特色。过去的训释大多局限于《尔雅》《说文》等字书上,而该书广搜史传、辞赋、杂著等有关资料,旁征博引,曲畅其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誉为:“其订正训诂,则自齐、鲁、毛、韩以下,以至方言杂说,无不博引,可谓折衷同异,自成一家”。吴棫《诗补音》十卷是研究《诗经》音韵的重要著作,然而早已失传,幸得此书“所引尚存十之六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语),从而使该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应该指出,《慈湖诗传》引用王安石《诗经新义》(已亡佚)中许多观点和资料,但不标明,俨然是杨简自己的诗说,是为本书的不足之处。在解说上也有不少失误,不可尽信。如《郑风·出其东门》“聊乐我员”之“员”本为语助辞,杨简却解释为“员姓”。《小雅·采菽》“天子葵之”之“葵”本是“揆”的假借,著者却解为葵有向日之义。在音韵的训释上也有许多不准确之处,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告诫人们:“考古音者,固未可全以为准焉。”版本有长沙文氏宋刊本、四明丛书本第三集、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