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成方切用

成方切用

十四卷。清吴仪洛(1736-1795)撰。吴仪洛字遵程,海盐(今属浙江)人。为当时名医。吴氏出身于藏书世家,其家收藏医药珍籍颇多。自童年起即攻考科举。乾隆初年弃儒学医,阅读家藏医书,并游于楚、粤、燕、赵等地,曾留四明(今属宁波)五年,阅览范氏天一阁之藏书,故读书广博,阅历亦深。后归里业医,资贫拯危,名噪一时。行医达四十年之久。著述较多,有《本草从新》、《伤寒分经》、《四诊须详》、《女科宜今》等书。吴氏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成》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综合二书,根据“方有宜古不宜今者”和“医贵通变、药在合宜”的观点,进行删改补充,收集古今成方一千一百余首,编撰而成,成书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其用意为“切于时用之方”、“而尤期用方者之切于病情也”(作者自序中语)。全书共二十二万字。首卷先论“方制总义”,次论“《内经》方”。然后依照方剂性类,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表散、涌吐、攻下、消导、和解、表里、祛风、祛寒、消暑、燥湿、润燥、泻火、除痰、杀虫、精带、胎产、婴孩、痈疡、眼目、救急等二十四门。卷末并附有《勿药之诠》一篇,集录养生家言,是调摄养生的专篇。此书每方先述适应证,次述药物组成、配伍、方义以及加减变化。条理赅括,词目明晰,注释引证,不厌其烦,对于使用注意要点,尤多经验之谈,是一部可资临床参考的方书。书中如琥珀散治诸淋,在注解中辨析诸淋之病因、病机及辨证特征、药物配伍的内在联系等,简明扼要,颇为详明,对初学者甚有裨益;同时选方大多切合临床实用,便于查考。卷末附篇不仅介绍了气功锻炼的方法,还着重阐述了防病养生的知识,强调预防为主的重要,正如吴氏所言:“使人知谨疾而却病,不犹胜于修药而求医也乎?”此书与《医方集解》比较,收方更多,条理更明,引证更详,更切实用。有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硖川利济堂刊本,道光二十七年(1847)瓶花书屋校刊本,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画山水赋

    一卷。后附《笔法记》一卷。旧本题唐荆浩(生卒年不详)撰。荆浩,字浩然,因隐于大行山之洪谷,故号洪谷子,河南沁水(今属山西)人。亦有人认为荆浩为五代之后梁人。荆浩博通经史,善属文,书法宗柳公权,工画佛像

  • 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

    四卷。清杨保彝撰。杨保彝(约1855-1925),山东聊城人,出身仕宦书香门第,先辈皆藏书名家。此目又称《海源阁书目》、《宋存书室藏宋元秘本目录》。收宋元明善本及精抄珍籍四百五十五部,其中宋本一百零八

  • 历代赋汇

    一百八十四卷。清陈元龙(1652-1736)等奉敕编纂。陈元龙字广陵,浙江海宁人。康熙进士,累迁至侍读学士、吏部侍郎以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工书法。著有《爱日堂文集》。此集为历代赋总集。赋作为一种

  • 春秋义补注

    十二卷。清杨方达(详见《易学图说会通》)撰。孙嘉淦著《春秋义》(参见该条),后又自毁其版,而方达曾得孙氏奖掖,于是为之删补其文而成是书。此书于《春秋》“三传”多取《公羊》《穀梁》而排斥《左传》,于诸儒

  • 春秋比辨

    不分卷。清章谦存(详见《尚书周诰考辨》)撰。谦存撰有《强恕斋经剩》、《强恕斋文剩》、《强恕斋诗剩》、《强怒斋笔剩》等,《春秋比辨》即《强恕斋经剩》中的一种。该书撰成于道光八年(1828),厘为三篇即《

  • 杜韩集韵

    三卷。清汪文柏(生卒年不详)撰。汪文柏字季青,号柯庭,浙江嘉兴人。官兵马司指挥。本书取杜甫、韩愈二家之诗句,按今韵摘出,编在每一个字下,以供吟咏学习之用。共三卷,每卷又分上中下。所摘之句,不著原诗题。

  • 沅江县志

    三十卷,清唐古特修,戴安礼等纂。唐古特,曾任沅江县知县。戴安礼,曾任沅江县训导。沅志前代无从考,不知创自何时。清顺治初知县张时搜采故实,因故未竟。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顾智重新纂辑,始获成书。

  • 山居集

    八卷。明栗应宏撰。栗应宏,字道甫,山西长子(今长治)人。生卒不详。嘉靖中举人。屡试不第,耕读太行山中。祥符高叔嗣谢病归,应宏往与订交,叔嗣曾作《紫团山歌》赠之。此集即叔嗣所为序。人称其“只五言近体颇有

  • 诸儒学案

    八卷。明刘元卿(1544-1609)撰。刘元卿字调父,初号旋字,改号泸潇,安福(今属江西)人。隆庆举人。会试对策,极陈时弊,主考官不敢录取。归师同邑刘阳,遂绝意科名。后召为国子博士,擢礼部主事。未几,

  • 汪梅村先生文集

    十二卷。《文外集》一卷。清汪士铎(1803-1889)撰。汪士铎字振庵,别字梅村,号悔翁。江宁(今江苏南京)人。道光年间举人,后授国子监助教衔。士铎工诗,善算,长于绘画,精史志舆地之学,著有《水经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