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王重民(1903-1995)辑。王重民原名鉴,字有三。直隶(今河北)高阳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历任北京图书馆馆长等职。著有《国学论文索引》、《中
三卷。李琪(生卒不详)撰。李琪字孟(梦)开,亦字开伯,号竹湖,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平不详,宋宁宗庆元二年进士,曾任国子司业。此书以诸国为纲,而以其国之事见于《春秋》者类编为目,前有序,后有论断。第
一卷。明李时珍(详见《本草纲目》)撰。李时珍对脉学颇有研究,根据各家论脉之精华,著为此书,以正脉诀之失。此书成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书中前半部分以歌诀形式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
一卷。汉本清朱用纯撰,其生卒年不详;满本德保莅。朱用纯字致一,江南昆山人。父集璜,明季以诸生殉节。用纯菇哀饮痛,自比庐墓攀柏之义,故别号柏庐。德保字定圃,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罗氏,赐汉姓石氏。乾
三卷。南宋崔敦礼(生卒年不详)撰。崔敦礼字仲由,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南渡后,爱溧阳(今属江苏)山水,买田筑室以居。与弟崔敦诗同登绍兴进士第。官至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崔敦礼喜好读书,经史百家无不通览
三卷。明吕楠(见《泾野子内篇》)撰。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中惟周敦颐的著作最少,而宋明两代研究周子学术思想的著作最多。对“无极、太极之说”、“太极图说”、“通书表里之说”等争论数百
三卷。清张成孙(约1780-?)撰。张成孙字彦惟,江苏武进人,张惠言之子。成孙通小学,工历法,篆法亦佳。著有《端虚勉一居文集》、《说文谐声谱》。《端虚勉一居文集》共三卷。卷一为说、叙、跋、书、赠序、碑
七卷。明陈际泰撰。际泰字大士,江西临川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行人司行人。《明史·文苑传》附见艾南英传中。陈际泰本以八股文著名,所以此书就用骈体时文的方法,阐说《易》理,于理有取于先圣,于体
二卷。清庞树柏(1874-1916)撰。庞树柏字檗子,号芑庵。江苏常熟人。弱冠肆业江苏师范,受知于罗振玉。诗文雅秀,填词尤工,年未及壮,骎骎迈古,后数岁,任江宁恩益、上海澄衷诸校教授,尝与吴江陈去病、
八卷。明胡侍(生卒年不详)撰。胡侍,字奉之,号濛溪,咸宁(今属湖北省)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官鸿胪寺少卿。张璁、桂萼均以议大礼邀得世宗宠幸,擢升为内阁大学士,张璁不久出任首辅。胡侍劾二人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