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攸县志

攸县志

五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元凯续修,严鸣琦续纂。王元凯,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曾任攸县知县。攸自汉置县,历有明征。志乘创自明初,至万历时已四修。迄清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朱英炽、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县余三奇、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冯运栋、嘉庆二十二年(1817)知县万在衡、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潘励襄,先后凡五修。此志盖续道光志而作。《攸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本,共五十五卷首一卷。分为五十五目。其中边防等十一目,文阙而目存。初观其目较为详备,虽通志无以复加。而究之多沿旧志,陈陈相因,致类既芜杂,文亦冗滥,无足取也。图说及各门小叙,皆不精审,无可称道。谓户口与田赋相因,历代赋重而隐漏多,至清税减而规避息,其所统计之数字欠准确至以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项分列,且别以民屯籍及大小男女,似擅其详细,实未免拟而不伦。《祀典》仅记文庙祭品仪注,其修建、位列及各坛庙,乃列于祠庙门,可谓驳杂。《文艺》有明检讨易舒诰逸事一则,已见其本传,复又详于外纪之类,亦殊不当。有光绪十八年(1892)重印本。

猜你喜欢

  • 答策秘诀

    一卷。旧本首题建安刘锦文叔简辑。末有跋语,题“至正己丑建安日新堂志”。跋中又称“不知作于何人,相传以为贡士曾坚子白之作”云云。据此,则似又非刘锦文所辑。该书为纲十二:有《治道》、《圣学》、《制度》、《

  • 法华游意

    二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法华游意》是吉藏居京兆,录其主要之点裁为七轴。即指此游意二卷及义疏十二卷。此游意略破南方五时之教,北土四宗之论。因未见到天台之玄义文句,只得传

  • 存学编

    四卷。清初颜元(1635-1704)撰。作者小注见《存性编》。此书是作者儒学论著《四存编》之二,全书论述中心意思是孔周等圣贤的学说之所以有别于“异端”,是因为它事事注重实用的学说,与空谈“心性命理”之

  • 西圃词说

    一卷。清田同之撰。田同之,字彦威,一字在田,山东德州人。康熙举人,官国子监助教。著有《晚香词》。本书为其论词之作。全书主要追述有关词学的见闻,诸家词话著作切要微妙之处作者也作了适当的参酌。田同之重视诗

  • 后渠庸书

    一卷。明崔铣(见《士翼》)撰。此书为作者的笔记汇编,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如论春王正月为周正;《易》不本于《先天图》;宋代人说古事多以其意忆之。所论多无门户之见,然而诸条皆见于作者所著的《士翼》一书之中。

  • 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六卷。元卞管勾(生卒年不详)撰。旧本题《东原兽医卞管勾集注》。又名《元卞管勾集》、《痊骥通玄论》、《痊骥通玄经》、《马经通玄方论》。管勾是官名,生平不可考。只知是东原地区(今山东省汶上、宁阳等地)人。

  • 易理寻源

    三卷。清张步骞撰。作者认为“阴阳之理蕴于河图。故羲之画卦,本于河图”,故“说易必溯源于河图而后可。”全书分三卷。卷一论易例本于河图,共十九则。如九六、大小、内外、中正、往来、吉凶、承乘、比应、君子小人

  • 濂亭文集

    八卷。清张裕钊(1823-1894)撰。查燕绪编。张裕钊字濂卿,一字廉卿。湖北武昌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历主江宁、湖北、直隶、陕西各书院。善作散文,工古文,书法亦佳,讲学于武

  • 玉篇残卷

    陈顾野王撰。参见《重修玉篇》。①五卷。这是清光绪初年遵义黎庶昌出使日本时所见到的古本《玉篇》残卷。起初在东京柏木探古处见到以下四卷:第九卷“言”部至“幸”部共22部、第十八卷后半“放”至“方”部共12

  • 操风琐录

    四卷。清刘家谋撰。前两卷大体以闽方音考证古音,如谓娘、日、泥三母字偏旁多相谐,与其后章炳麟“娘日二纽归泥”说相合。又谓闽方音无轻唇音,无舌上音,与钱大昕“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说一致。后两卷训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