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学本原启蒙意见

易学本原启蒙意见

五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邦奇字汝节,朝邑(今陕西大荔)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事迹见于《明史》本传。是书第一卷曰《本图书》,第二卷曰《原卦画》,皆推演邵氏之学,详为图解。第三卷称《明蓍策》,亦发明古法,附论近世后二变不挂之误。第四卷曰《考占变》,述六爻不变及六爻递变之旧例。第五卷曰《七占》,为针对朱熹《易学启蒙》而发,故又称《启蒙意见》,主张凡六爻不变、六爻俱变及一爻变者皆仍其旧,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变者则别立新法。所列卦图,皆以一卦变六十四卦,与焦延寿之《易林》同,然其宗旨则为宋儒之易而非汉儒之易。此书明正德九年李沧刻本题《易学本原启蒙意见》四卷,无《原卦画》一卷。明嘉靖十三年苏祐刻本题《启蒙意见》四卷,不载《七占意见》一卷,乃以《易学本原》蒙《启蒙意见》,名实淆乱。四库文澜阁本第二卷标“原卦画”之目,下注“原阙”二字。文溯、文渊本同。

猜你喜欢

  • 周生烈子

    见《周生子要论》。

  • 中庸合注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乃剽窃《四书大全》而成,内中于饶鲁等人的论说有所征引。书前有吴澄的序,虽于篇末称为序,篇首却称总说,与序体不符,似拼凑而成。

  • 魏三字石经尚书残石

    一册(玉简斋影印本)。罗振玉影印。首册印原石,次取剪装本依原石字体尺寸影印。末有宣统丁巳闰月罗氏跋。石刻为魏正始中所刻石经《尚书·君奭》残字,每字以古文、篆、隶三体书写,先为古文,次为篆、隶。合计三体

  • 臣鉴

    三十七卷。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撰。朱瞻基为仁宗长子,母亲为诚孝昭皇后,性嗜书,智识杰出。永乐八年(1410)成祖征漠北,命其留守北京。永乐九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自是,巡幸征讨皆从。仁宗即

  • 分撰两戴礼记章句凡例

    不分卷。清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号六泽,四川井研(今四川省井研县)人。光绪注,光绪无乙丑年,必有误。进士。以知县起用,自请改教,遂选授绥定府教授,任教尊经书院,四川国学院。廖平儿

  • 尹都尉

    见《尹都尉书》。

  • 左传同名汇记

    一卷。清王士濂(详见《周末列国有今郡县考》)撰。此书也是为补陈厚耀《春秋世族谱》而作。按《左传》对列国君臣姓名的纪录,往往前后不一,甚至一人有四、五种称呼的,而又有同名而异人的,辗转纠结,前后互易,给

  • 职官分纪

    五十卷。宋孙逢吉(生卒年不详)撰。孙逢吉字彦同,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宋隆兴元年进士。宋宁宗时官秘书监、吏部侍郎。此书专门纪宋以前各朝代的官制,每官先列周官典章,次叙历代制度的沿革、名姓故事。引文系

  • 明职

    一卷。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字叔简,号心吾,一作新吾,河南宁陵人。万历进士,历官山西巡抚,刑部左、右侍郎。曾上疏言天下安危,不报,遂称病辞官。里居二十年,专事著述。抨击道学,自称非道学

  • 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

    见《说岳全传》。